惠而浦空调现在的这种运作方式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惠而浦看到了市场机会终于开始插足空调,忧的是自己的前景其实并不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
3月底,苏宁电器在总部通过对各城市分公司视频直播的方式向业界宣布,苏宁电器将独家销售惠而浦空调。因为苏宁的这一宣布,业界开始知道惠而浦在中国也“卖”空调了。虽然从李彦接手惠而浦中国区总裁以来的近两年时间内惠而浦不断向业界透露,2008年惠而浦将突破洗衣机这一单一品类的销售,但是,惠而浦空调的登陆还是让业界出乎意料。
面对这一事件,业界大多有两个疑问:第一,为什么宣布惠而浦涉入中国空调业的不是惠而浦自己,而是苏宁?第二,惠而浦在中国从未做过空调,相反惠而浦拥有冰箱压缩机厂家恩布拉科的控股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惠而浦要做产品突破应该首选冰箱,为何反而选择空调?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目前的中国空调市场格局中,外资品牌的整体表现差强人意,其竞争优势无法充分显现。
销售单独依靠苏宁
苏宁电器在宣布即将销售惠而浦空调这件事的时候,特别地强调了“排他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惠而浦空调只能在苏宁电器里“卖”,而不能在国美等其他任何卖场内销售。这一事实对于日益依赖家电连锁销售的家电品牌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失去国美,就等于失去销售额,对于主要靠一、二级城市市场销售的外资品牌来说更是如此。在刚刚发布的2007年度“连锁百强”排行榜中,国美以1023.5亿元销售额、1020家店铺的规模依然位列第一位。
惠而浦并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李彦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对此也做了解释:“之所以让苏宁自己宣布,也是出于对国美的考虑,我们不想让国美误会。”但惠而浦为何选择了苏宁而不是国美?
苏宁电器营销总部执行副总裁王哲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采访时给出了意料之中的理由:苏宁以卖空调起家,在空调领域有着非常专业的销售、服务能力。李彦的答案是相同的。不过记者认为,真正让惠而浦锁定苏宁的是苏宁对惠而浦空调的“一条龙”服务。
王哲表示,惠而浦空调生产出来后直接交到苏宁手中,此后的一切都不再与惠而浦有关,直到产品寿命结束,只要产品出现问题找的是苏宁而不是惠而浦。
苏宁与惠而浦不只是商家与厂家的关系,而是彻底的“买卖”关系,惠而浦等于将空调业务“承包”给了苏宁。王哲承认,苏宁要承担所有责任,但苏宁从惠而浦那里得到的毛利要比其他空调品牌大得多。正如业内相关人士所预料到的,苏宁通过这样一种模式赚更多的钱,苏宁也当然会在其销售的30多个空调品牌中做出选择,全力推惠而浦空调。
记者也曾向国美电器发言人何阳青致电询问这种模式的前景,何阳青表示,这是苏宁的事情应该问苏宁。据记者了解,苏宁并不是第一次运作这种模式,此前苏宁卖飞达仕空调、熊猫空调走的都是这条路子,不过,最终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摆在苏宁面前的问题是,惠而浦空调的结局是否也会像飞达仕和熊猫。王哲说:“飞达仕和熊猫最终死掉,是因为他们自己企业的问题,而不是苏宁‘卖’得有问题。”王哲还说:“1年之内,我们要让惠而浦空调进入苏宁系统前7名。”但这句话的前提是,惠而浦自己没有问题。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as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