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品牌战略的有力执行
任何正确的战略都必须有力地执行才能掷地有声。为了把品牌战略贯彻到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中去,1999年,三星在集团层面正式设立了“集团品牌委员会”,规定所有三星集团下属公司在海外市场使用三星品牌时都需获得“集团品牌委员会”许可。与此同时,集团设立每年预算高达1亿美元的集团共同品牌营销基金,以有力推进品牌战略的执行。
过去三星是一个低端消费电子制造商,拥有一大堆品牌,比如Plano、Wiseview、Tantus、Yepp等,使消费者眼花缭乱。新的品牌战略制定了后,三星果断砍掉其它品牌,着力主打“三星”一个品牌。
三星过去的广告代理商数量众多,一度有55家广告公司代理三星的业务,这导致三星品牌信息复杂,形象模糊。为了改变这种混乱局面,三星对50余家广告公司进行整合,选用全球五大广告集团之一的IPG公司负责三星的品牌推广业务,使三星的品牌形象得以统一和简化。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2003年三星全面停止了传统低端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产品的生产,无论是手机、电视,还是MP3,三星都将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三星还对其产品销售场所进行了调整,将产品从沃尔玛、Kmart等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连锁超市中撤出,转移至Best Buy、Sears、Circuit City等高级专业商店进行销售,使三星产品在消费者眼中从“低价格”转变为“高品质”。
当然,三星对品牌战略的贯彻执行还体现在企业经营中的其它许多方面。
3、塑造产品的领导性
产品是品牌的主要载体,没有过硬的产品,品牌铸造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星电子社长李基泰说,一个企业有了领导性的产品,消费者才会注意你。三星品牌战略的成功离不开其“World Best, World First”(“世界最佳,世界第一”)产品战略的有力支撑。
三星对产品技术研发不遗余力。三星在全球有17个研发中心,拥有近27,000名研究人员。三星的技术研发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9%以上,2005年末,三星集团宣布在未来5年中将投入450亿美元用于新产品技术的研发。2006年,三星在美国申请专利数位居第二,超过了索尼公司,并仅次于IBM。三星不遗余力的研发,向消费者奉献出许多领导性产品,它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用途的CDMA、第一个可视电话、第一个MP3手机、第一个摄像手机、第一个滑盖手机等……
三星对产品质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中国海尔在上世纪80年代有过著名的“砸冰箱”事件,无独有偶,韩国三星也在上世纪90年代也上演过“烧手机”事件,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认为“产品缺陷就是癌症”,曾毅然将价值5000万美元的问题手机付之一炬。在近乎苛刻的质量标准要求下,三星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有报道称三星手机在洗衣机浸泡之后或者在2吨重的汽车压过之后仍可使用。
三星对产品设计引领时尚潮流。三星的产品,无论是手机、数字电视还是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无一不彰显出“时尚简约、尊贵优雅、功能先进、操作简便”的特色。目前,三星设计人员达500余人,在首尔、伦敦、东京、旧金山拥有四个设计中心。三星的设计作品屡获大奖,2005年,三星囊括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EA) 19项大奖,并在IF工业设计“奥斯卡”中荣获45项大奖,其获奖总数甚至超过了美国的苹果公司跃居首位。
4、赞助奥运盛会,提升品牌价值
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还是在其它一些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我们都能看到三星的身影。
1997年,三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重创,负债累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三星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毅然决定出巨资取代摩托罗拉成为奥运TOP合作伙伴。
在尝过赞助汉城奥运会的甜头后,奥林匹克TOP赞助计划已成为三星体育营销的最高策略,三星每年市场营销费用为20亿美元,其中体育营销约占20%。从长野冬奥会、悉尼奥运会、盐湖城冬奥会,再到雅典奥运会、都灵冬奥会,三星标志与奥运五环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2007年4月,三星与国际奥委会续签了TOPⅦ、TOPⅧ赞助协议,将赞助时间延续至2016年。借力奥运盛会,三星摆脱了以往低端的品牌形象,品牌价值大幅提升。
三星anycall手机在全球市场的成功,80%功劳来源于集团的奥运营销策略,这在三星公司已经达成共识。三星取代摩托罗拉成为长野冬季奥运会的合作伙伴,当时anycall手机的年销售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排名第九,五年后anycall市场份额上升到12%,排名第三,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量增幅达311%。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首次亮相的三星WOW(Wireless Olympic Works)手机,将奥运信息通过手机实时现场转播,实现历史上第一个无线奥运会。在最近公布的一份全球手机销售量排行榜上,三星第一次超过摩托罗拉,成为仅次于诺基亚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