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创业投资 >> 投资观察 >> 前沿了望

中国的海外收购攻势


[  金融时报 李功文    更新时间:2005/6/29  ]    

  在纽约各银行和公司董事会会议室里, 按全球资本主义的行话说, 世界上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反常买家”。

  中国公司强力介入到两桩倍受关注的美国交易中,他们提出震惊兼并市场的收购报价,使两国间本已紧张的关系又平添了几分政治压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计划以196亿美元收购优尼科石油集团(Unocal),而中国本土家电制造商海尔(Haier)正准备以1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胡佛(Hoover)牌吸尘器闻名的美泰克(Maytag)公司。

  这些竞购的报价都超过了早前美国买家收购的价格。而在它们之前, 中国企业已进行了其它收购,如联想(Lenovo)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这种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寻求从发达经济体获得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趋势已蔚然成风,这些竞购正是其中一部分。显然, 中国买家的到来使得人们将之与日本投资者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涌入美国相提并论,当时同样出现了对亚洲经济优势上升的恐惧。

  但与日本人收购纽约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卵石滩(Pebble Beach)高尔夫球场以及好莱坞电影公司大不一样的是,中国企业似乎对工业企业比对象征胜利的资产更感兴趣。

  作为买方,它们对美国和欧洲的卖主富有吸引力,因为它们能采取一种极为不同的方式来评估那些长期被忽视资产的价值。中国对自然资源、全球性品牌以及通向国际市场捷径的战略渴求,加上从其国有银行获得廉价贷款空前容易,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公司已准备好以更高报价击败更多传统并购交易买家和私人股本集团。

  花旗集团(Citigroup)全球银行业负责人迈克尔•克莱恩(Michael Klein)说,“在并购领域,获胜的是反常买家,而今天中国公司有融资成本极低的优势,它们会努力锁定这个机会,而其方式将与互联网公司美国在线(AOL)以现金收购时代华纳(Time Warner)如出一辙。”

  纽约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并购业务合伙人迈克尔•吉瑟(Michael Gisser)说,“并购行动很多,感兴趣的企业也很多,即使今后一两年里只有十几笔交易达成,影响也将十分巨大,因为这些通常都不是小规模并购。”

  对反常买家的担心

  然而,中国买家也被怀疑有着另一种类型的反常行为。收购优尼科和美泰克的兴趣已再次引起人们的担心,即这个亚洲巨人为了建立全球龙头企业,没有按规矩办事。

  说到美泰克,人们担忧的是,中方所有权可能会加快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流失,特别是如果企业主断定,在砍掉美国中西部成本相对较高的工厂后,美泰克的品牌和营销渠道的状况将会好很多。虽然海尔已在美国设了一家制造工厂,但由于美泰克员工害怕中方可能剥离资产,他们中许多人倾向于支持美国多家私人股本公司牵头的另一个收购提议,而这类投资者在削减成本方面也并不含糊。

  在优尼科交易中,美国国内对其能源安全的担心和中国对自然资源的胃口,使因丧失一笔珍贵的国家资产而产生的担忧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尽管优尼科的储量大部分是在美国以外。防务专家托马斯•多纳利(Thomas Donnelly)今年被任命进入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他就是强调要小心谨慎的人之一。该评估委员会负责向美国国会报告双边金融关系对安全方面的影响。“我认为有相当充足的理由(支持封杀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交易),并不单纯因为优尼科是一笔国家资产,”他表示,“部分情况也关乎中国如何获取能源供应的战略问题。”

    该委员会主席迪克•达马托(Dick D’Amato)称,与美国人担心日本对美国资产的并购不同,现在没什么人愿意去缓解与中国的困难局面。“两国存在汇率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在朝鲜问题上中国不帮我们的忙,还在大力扩充军备……这是种什么样的关系呀?”达马托先生问道。

  华盛顿的许多人认为至少目前时机非常不好。作为一个商业组织的美国对外贸易委员会(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其会长威廉•赖因施(William Reinsch)警告说,对中国活动的“多疑症”正在增多。“总是有那么明显的一小群人,对中国人高度怀疑,并认为我们正要与他们发生冲突,”他说,“在任何一届政府中,总有这样的人藏在暗处——不幸的是,中国人每次都为此提供了方便。”

  这种情绪的程度很可能被夸大了,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很难付诸行动。 另外这个问题与其它中美紧张关系也有着重大区别:美国企业很少或没有反对中方并购的欲望,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美国在中国有多得多的投资利益要考虑。

  全美制造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nufacturers)是一个对并购持宽容态度的典型商业游说团体,但它一直强烈抗议它所认为的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做法。该协会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副会长弗兰克•瓦戈(Frank Vargo)说:“我们和中国有我们的矛盾,但投资美国不是其中之一。如果它们收购公司只是为了获得品牌、关闭工厂,那将是个问题,但我觉得不大可能。”埃克森(Exxon)首席执行官李•雷蒙德(Lee Raymond)周二代表很多美国大型企业表态,称如果美国国会干涉中海油的收购,将铸成“大错”。

  然而,达马托先生等鹰派人士对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和其它机构认为中国收购美国企业只不过表明资本主义正在发挥作用的观点不屑一顾。达马托表示:“中国政府在领导这些收购,这是个政府牵头的政策,这不是资本主义。”

  中国政府支持下的海外并购

  最初的一批收购交易主要在资源领域内进行,此后,中国企业开始四处出击,去年进行的多宗交易涉及计算机、汽车、汽车部件、电信、家电和纺织品等领域。展开这些收购的几乎都是国有企业,或由政府部门设立的企业,它们在走向海外时都得到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明确支持。

  “政府正推动创建民族龙头企业,以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高旭(Paul Gao)在上海说,“他们研究了日本和韩国的情况,发现了这两国本土企业很成功。”

  日本和韩国通过阻止外商直接投资来培育本国龙头企业,而中国则经济相对开放,并积极吸引外国公司进入。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增值的出口类企业,已形成了对外国技术的依赖,也未能发展出自主品牌。因此中国政府向国企下达命令,要求它们寻找海外交易机会,虽然完成任何收购仍需获得官方批准。

  国家发改委(NDRC)是海外投资的监管机构,它是中国制定经济计划的最高机构,对有政府背景企业的海外收购有着相当大的管辖权力。虽然所有海外重大投资都必须获得中国内阁——国务院的批准,但交易首先要交由国家发改委审查。国家发改委对企业影响巨大,类似于60年代日本的国际贸易和产业部(MITI)。

  审批程序不仅减慢了中国企业达成海外交易的速度仅,这正是阻碍海尔最终完成美泰克收购的一个因素,还限制了它们谈判的灵活性。“如果在能否获得批准和所需时间等方面存在不确定因素,那么卖方将不得不考虑到这些,”上海美迈斯律师事务所(O’Melveny and Myers)的合伙人库尔特•伯尼(Kurt Berney)说。

    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家发改委此前却未能成功预测中国对电力和原材料需求的猛增,因此它作为计划机构的角色已被削减。尽管如此,由于发改委内部对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SAIC)收购MG罗孚(MG Rover)心存疑虑,使得这家中国汽车企业难以继续对罗孚进行全面收购,结果导致罗孚停产。

  发改委的监管角色部分反映了中国国内对海外投资政策的争议。很多中国官员和学者担心,中国企业经验不足,可能会把资金浪费在判断失误的交易上,就如日本在80年代和90年代那样。

  北京既支持吸引外资也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这样可以深化经济联系,特别是与美国的联系,从而在美国政府内积累支持中国的力量,缓和双边政治紧张局势。但不太明朗的是,中国当局将试图在多大程度上控制海外扩张的步伐,以避免发生有关“中国公司”的政治问题。熟悉联想收购案的管理人员表示,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交易就一直被推迟到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束之后。但他们补充说,等等看的决定是公司及其顾问做出的,而不是政府。

  初步的海外并购经验

  虽然联想的成功鼓励了海尔和中海油等参与竞购,但在很大程度上,美国政治反应的程度取决于这些买家如何对待收购后的企业。由于此类收购历时尚短,还不能就中国大型企业如何整合其收购的美国企业做出评价。但在美国中西部工业地区,小型中国企业已经在收购那些陷入困境的汽车和工程公司,这些公司通常是私人企业,由此产生的一些经验教训也变得日渐明显。

  有百年历史的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Ingersoll Production Systems)三年前被中国最大的机床制造商大连机床集团(Dalian Machine Tool)收购。英格索尔总部位于伊利诺斯,它的产品系统用于制造汽车传动系统。中国公司不但保留了英格索尔所有65名雇员,并且在收购中附带了一个条件,即由65人中的菲尔•詹姆斯(Phil James)担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先生说:“他们希望公司由当地人管理,他们明白这中间将会出现一些文化问题,他们想和他们熟悉的人共事。”

  大连机床集团的高层领导大约每年到英格索尔来一次,而詹姆斯先生则“频繁”前往中国。他指出:“我不知道是否所有中国公司都这样,但大连机床集团的确是这样:他们考虑得极其长远,而且一直采取不干涉态度。”

  这一案例表明,中国企业对获得美国管理技术的渴望,和它们想要买入分销系统或技术的渴望一样强烈,这一因素可能会让它们谨慎行事。

  詹姆斯先生现在是大连机床集团董事会成员,提供国际战略方面的建议。他总结说:“他们认识到,想要走向全球化,就必须大量学习美国管理经验,但这并不是一年就能学会的。”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风险投资的思维方式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2005十大最具潜力创业项目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