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内功深厚的企业的精彩表现。如果没有德育培养企业,再好的根基也会毁于一旦;反观健力宝,在市场节节胜利时机,没有能够趁势向前发展。市场营销的滞后,使得消费者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造成品牌形象在消费人群中丢失现象。而产品和包装的守旧以及所谓的多元化又从内部自己绊倒了自己。坚持就是胜利,而健力宝却没能坚持企业的梦想,失去了德育,品牌丢失的不仅仅是一个市场份额或者利润,而是企业的未来。
国内企业缺乏德育。不仅表现在作为经营者很少重视各级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在对他们的培训方面就更很少进行投入。或许是因为国内的人才过剩,很多企业招聘极其频繁。在国内一家著名的民企中,企业就是铁打的营盘员工就是流水的兵。尽管经营者也高喊“以德服人”。像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更多的企业提出学习国外优秀管理经验以后,“末位淘汰制”成为了企业经营者管理的利器,10%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毁掉了许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和上进心。“企业是我家”也就是一句空话。失去了员工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企业在经营管理诸多方面都会受到牵制,也就更难以实现品牌的梦想。
而国外企业对员工的德育,却很少见到国内企业的效仿。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的肯.奥尔森一直在计算机行业保持领先地位,他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基督教精神。企业经营原则就取自于基督教教义。对于奥尔森,公司的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也只是以“为人准则——指基督教《圣经。新约》中所说: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条朴实真理为基础的一次精神探索。凯西定律所讲:己之所欲,可施于人。国外企业许多真正优秀的管理经验国内企业并没有汲取回来。德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经验。
我们的社会从古至今,不断的建设经典的文化和历史却又在不断的破旧立新。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企业的管理经营文化——品牌文化更是摇摆不定。其原因就是由于社会文化的断层造成的严重影响。所以德育对于所有企业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认为,用中国的古典文化为企业进行洗脑是塑造品牌的必经之路。从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做起。坚持始终的古典文化教育培训,激发各级员工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其真实内涵对于企业经营无庸置疑。对品牌的现实发展将会起到温补虚症的疗效。
在过去,我们的教育界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教育不是万能的。而现实却告诉我们:没有教育却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当中。
三 品牌对德育的作用
耐克的品牌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影响人们运动精神的作用,麦当劳、可口可乐、万宝路、好来坞的品牌文化让我们看到了对美国文化的反哺——崇尚个人主义、崇尚梦想、崇尚自由民主的现代社会精神。德国的品牌使得国人敬重海尔今天的进步。日本的电器品牌激发了中国人“国货当自强”的民族奋斗气概。
而国内的企业尚没有出现这种对企业德育、甚至社会德育产生深刻影响和促进作用的品牌。不能不说这是作为企业经营者的一大缺憾,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的企业领袖们对品牌的社会意义认识不足。或者说还没有提升到这个层次。但是并不能表明,我们的企业或者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品牌对德育的帮助和支持。
经营管理品牌或说企业,在根本上就应该树立这样信念——品牌是属于消费世界的,也是属于企业的,但最终还是属于消费者的。
一个F4、一个流星花园让我们感受到文化品牌的罕见的巨大影响力。前几年的小燕子,今年的韩潮文化给整个消费世界带来令人惊异的作用。韩国品牌借助这股韩流成功登陆中国。
相反,国内企业却在价格战中撕杀得难分难解。这边是南方企业的你吞我并。那边是北方企业的攻城掠地。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只留下迷茫和质疑。品牌对德育的作用到哪里去了。
或许真的是我们的社会不需要或是对自己身边的东西熟视无睹。看看周围外来品牌的表现就足以使国内企业汗颜。儿童对麦当劳、肯得基快餐品牌的青睐,中学生对统一、顶新方便面的执着,还有日本漫画品牌《数码宝贝》等诸如此类作品对中国孩子的影响,说明品牌经营的最高境界在国内企业的的确确没有能够指导德育的工作开展。
单纯的追求利润还是追求品牌,这是一个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答案就在文章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