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sal Jalil :有六西格玛的地方,就有minitab和Techmax公司的身影。六西格玛和minitab有剪不断的缘分。Techmax是我带领一个中国团队组成的集体,我对中国的文化有很深的了解,尤其对中国人的文化、工作观念也都能接受和理解。所以在和员工沟通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障碍。这就保证了总裁和员工的流畅的沟通和思想的高度统一。在中国企业中,六西格玛有很大的空间,但还是没有真正成功的案例。虽然有宝钢、东航都在做,他们的效果和收益都是封闭的,没有形成主动的推广的局面,很多企业都是在等着看其它企业做出来的结果。而在国外,GE是主动在推广, 所以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再者,中国的市场变化太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太快,所以做项目时必须快速见到成果。这也就给六西格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张德华:国内企业推行六西格玛本土化,大多数缺少激励机制、评审与授权不足 、只有推动与没有拉动、缺乏财务支持和科学的财务评估、形式主义或者仅仅使用六西格玛的一些工具、来自部门间的壁垒或人为抵触、只关注节流、忽略开源、缺乏必要的投资意识和科学的外脑选择。以上八点是最突出的,也是国内企业推行六西格玛所要注意的问题。
胡激涛:当前,很多中国企业对西方管理文化“马首是瞻,趋之若鹜”。作为最典型的西方管理模式之一,六西格玛也适合中国企业。但决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必须将六西格玛管理与中国企业有机结合,并落地生根,创造自己的特色。我觉得应该注意三个方面:
⑴从企业的角度讲,任何优秀的管理模式都有其特定的条件。企业在选择六西格玛之前要先分析自己此时适不适合导入。如果现在还不适合,应先创造条件,待基本条件成熟了在导入,否则一定会失败。
⑵在导入初期应制定详细的六西格玛导入规划,按部就班的执行,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同时根据进展状况修订规划,规划应由公司的经营战略作为主线,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为公司战略贡献收益。很多中国企业在推行六西格玛时,项目成功了却不知其为公司的战略贡献了什么,所以很难能得到公司高管的全力支持。
⑶以“数据说话”的思维,中国人还不习惯。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性强与理性的民族。中国企业的大多数人在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时,本位主义、经验主义、官僚主义还在起着根深蒂固的作用。而六西格玛强调“以数据说话”,其90%以上的工具都是需要基于大量而准确的数据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恰恰很多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极其欠缺。而数据基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任重而道远。
六西格玛本土化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应该是,必须要有国家一些机构、知名咨询公司的正确引导。现在六西格玛咨询机构遍地都是,选择一个好的咨询公司也是企业六西格玛成功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