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三株:花谢花飞今何在?


[ 金丛林 全球品牌网    更新时间:2007/12/14  ]    ★★★

  三株复出,春天花会开?
 
  吴炳新一直有着自己“东山再起”的新战略。对于复出,一直以来,让业界和其旧部都颇有信心的是吴炳新的资金实力。据悉,吴炳新有3亿元多的巨额存款,且一直有投资证券市场,并在股票市场上获取不错的收益——业界普遍认为吴炳新的资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这些年,吴炳新眼看保健品行业你方唱罢我登台,也多次尝试复出,但最终都不了了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在“阻止”三株的重新崛起?
 
  1、2001年,吴炳新认为复出时机不成熟。
 
  2001年,吴炳新第一次酝酿重出江湖,当时最激烈的争论是关于陷入困境后,三株这个品牌是否还要继续使用。三株品牌还有多大的价值?如何利用好三株品牌?关于三株这个品牌保不保留,企业内部经过了一纷争论,最后是吴炳新亲自拍板才定下来。许多人主张放弃,另起炉灶。但这种想法被吴炳新制止住了,“其他可以商量,但三株这个牌子不能丢”。有部下以史玉柱的成功启发他:先放弃巨人这个品牌,“曲线救国”,然后说话。吴炳新一再强调:我们和史玉柱不同,虽然我们遇到了困难,但三株的实力还在,我们几乎没有债务,资金还很雄厚。三株这个牌子现在的知名度没问题,关键是美誉度有问题。
 
  在复出的激情里,沉默多年的三株第一次向山东媒体发出大规模的邀请,这个举动让媒体吃惊不小。但一个企业所希望受到的关注和人们习惯性地对这个企业的关注永远是一种矛盾——本来兴致勃勃的复出因为山东一家媒体的旧事重提而夭折。据说,吴炳新看到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民营企业生存的环境还是不够理想,“复出”就此不了了之,三株重归沉默。
 
  2、2002年,三株医药集团成立,吴炳新复出。
 
  2002年,对年迈的吴炳新而言,是一个呈现出希望的年份——三株集团继1998、1999两年巨额亏损后,2002年三株实现盈利。至此,曾是中国著名保健品企业的三株集团,已从近4年的困顿中走出,并且在非保健品领域实现“转型”。吴炳新这样看待国内的医药行业,“兼并、并购的阶段已经到来了。没有实力不能坚持的,经不起赔的,都倒闭了。只要能挺过来的企业,就会走向局部的垄断和全局的垄断。”吴炳新认为,在三株沉默的几年时间中,虽然消耗掉大量的现款,目的就是为“站住脚,不被淘汰”,然后“再利用其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在新产品方面占据垄断地位,从而弥补前面的亏损”。
 
  当三株再复出时,医药被高举为龙头。吴炳新经过大刀阔斧的整合,专门成立了三株医药集团,下属吉林柳河、济南福尔两个GMP达标制药企业和三株医药有限公司一个GSP达标企业。一度想盖一座新的三株大厦的吴炳新,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而是把手头的资金投入了这家自称“让老百姓都看得起病”的医院和继续打造“生物王国”的梦想——打造医药的整条产业链中。5月6日,三株集团下面的系统集团——三株医药集团成立,在内部会议上,吴炳新激情地说:“三株的复兴就是从5月6日医药集团的成立拉开序幕!”当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名代理商,60多岁的吴炳新慷慨陈词,郑重宣布:三株已经进入复兴光大的新阶段。由口服液向制药领域转化,是三株集团战略结构调整的重要决策之一。 
 
  在三株医药集团雄伟的“复兴计划”中,产品重心转向医药,触角伸进医疗,业务涉足美容,并且曾经赫赫有名的“三株口服液”也重新上市。三株医院的诞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三株在药品流通领域不俗战绩的利好激励。三株没有选择"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而是从非保健品行业重新站了起来,是一值得关注的现象。
 
  3、2004--2007年,欲借直销大翻身。
 
  在做医药的同时,吴炳新并没有完全舍弃保健品,他专门组建了三株科技公司,主导产品正是化妆品和五大系列保健品,在销售方式上,则在尝试时下正流行的直销模式。2004年,三株还特意注册了一家被称为“昊海集团”的公司,希望搭上国家首批直销牌照颁发的顺风车,用其从事保健品和化妆品的直销。三株的产品包括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直销条例规定允许销售的5种商品,其中4种三株都有生产。为了应对直销法中对直销企业的资历要求,公司还把三株的老本“济阳制药厂”也纳入昊海科技公司的资产。
 
  昊海经营的产品包括化妆品和营养保健食品两大系列二十余款产品和产品套餐,直销仍将以此为重点。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保健品消费额将达到1000亿元,日化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而直销在保健品市场占据的份额在30%左右,在日化市场这一份额也已达到15%。据此测算,到2010年,直销仅在保健品和日化这两大领域的市场规模就能达到510亿元。如果从企业的业绩增长来看,市场潜力也很大。外资企业安利1999年、2002年、2004年在我国的销售业绩分别为18亿元、60亿元、170亿元。而内资企业天狮2002年的市场营业额是3亿元,2004年就突破为16亿元。直销一直都被认为是传统销售模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特别是在采用传统商超渠道的保健医药企业面临压力,而直销企业咄咄逼人的情形下,在中国直销法规逐渐清晰的情况下,具有实力的保健医药企业都不会放弃这个市场。
 
  在吴炳新眼里,直销这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地皮草式营销模式”承载着三株复兴的重任,“毕竟直销模式和三株辉煌时采取的销售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国家现在也支持直销的发展。” 相对于前几次不了了之的复兴计划,吴炳新此番二次创业,显然是迎合了一个契机:中国的大江南北正在掀起了一股直销“风潮”。只是,吴炳新无法忽略的是——在昊海科技申请直销牌照的同时,国内外的多家公司也在申请。一般情况下,在企业递交牌照申请后,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会在7日内,将申请文件、资料报送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则将在90日内,经征求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直销经营许可证。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昊海科技公司在首批直销牌照中失利。2007年,商务部下发的10多张牌照也无缘昊海——在直销牌照尚属于稀缺物品的今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吴炳新能拿到牌照吗?吴炳新何时拿到牌照?或者吴炳新还能不能拿到牌照?如果拿不到,是不是继续排队?还是放弃?吴炳新将如何调整三株与昊海的市场战略? 
 
  目前,对迟暮老人吴炳新而言:左边是直销牌照,右边是寻找其他出路。在新一波困境面前,天不怕地不怕也从不服输的吴炳新是左走,还是右走?或者等待?如何选择?如何决策?毫无疑问——吴炳新极其部下的思维决定着三株的战略走向与复兴。即使拿不到直销牌照,我们相信,以弱胜强,以小搏大,随机应变也是可能的。只要能够针对不拿牌造成的不利影响和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切实的提出解决方案,依法经营,有利地把直销元素注入传统经营,抱着稳健长远发展的心态,企业的生存空间也是很大的。
 
  在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三株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我们必须明白的是:现在或未来,无论三株复兴与否,也无论三株走向何方——吴炳新都是我们必须尊敬的营销老红军!而且,我们永远不能否认三株鼎盛时期对中国社会、中国农村、中国营销做出的巨大贡献。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152

中国品牌总网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黄光裕38亿搞掂张大中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创维开始试行新改革模式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