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中国移动新业务层出不穷,企业客户是蓝海


[ 马晓芳 第一财经日报    更新时间:2007/12/6  ]    ★★★

  “很多人都不知道,长安街上的路灯有一半是手机控制的。”谈到“移动信息化”,中国移动集团客户部总经理叶兵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事实上,目前所有的路灯都有一个后台的开关控制器,只要手机与后台控制器实现连接,不管是采用GPRS网络还是发送短信“开、关、半开、维修”等,就可以直接用手机控制路灯。也就是说,负责开关路灯的那个员工,可以不去单位后台进行操作,而只要在家里用手机上网或者发短信就可以直接控制长安街上的路灯了。

  在中国电信率先推出面对企业用户的品牌“商业领航”之后,其他运营商也都看到了企业市场的巨大潜力。相对于以消费者用户为主要对象的增值业务,企业市场的解决方案更注重用户的商业需求。

  叶兵认为,与这块业务直接相关的关键词是“运营商转型”,在语音等传统电信业务市场,运营商的“厮杀”已经相当激烈,集团客户市场是运营商走向蓝海的机会。

  层出不穷的集团业务

  按照中国移动的调查,90%以上的时间里手机离开身体的距离不超过1米。显然,手机在信息化方案中成为拥有天时地利的主角。

  如果将移动网络与WLAN无线接入方式结合,中国移动还将推出“身份识别”。比如结合RFID技术,中国移动推出了基于条码技术、GPRS/PDA的物资管理方案以及与国家质检总局推出的“防伪解决方案”。

  而中移动和建设部一起建设的“城管通”已经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反响。

  到目前为止,在建设部的统一部署下,中国移动已经与北京、上海、扬州、成都等12个省区市的28个城市签署合作协议,推广“城管通”。“城管通”借助智能终端与中国移动的无线网络,使城管在移动过程中能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送,并得到反馈和帮助。

  “校讯通”业务通过“平安短信”、“家长互动”、“亲情对话”、“移动教务”等内容,实现学生、家长、校方三方互动,家长可以追踪学生的行踪以及学习成绩,学校也可以在沟通中提高教学水平。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的“校讯通”用户已经达到1800万,

  此外,还包括中国移动已经在部分城市试点的“手机挂号”。

  包括“黑莓”业务也是中国移动集团客户部“移动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移动通过将“黑莓”业务定位于企业客户、自有邮箱业务定位于个人消费者而加以区分。据介绍,自从推出“黑莓”业务以来,“黑莓”手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除了可以用手机控制路灯之外,叶兵表示,中国移动近期还将展示并且推出将钱包、门卡、车钥匙全都集成到手机上的业务和应用。

  之前,中国移动曾联合诺基亚在部分试点城市推出NFC手机支付应用。

  在发展模式上,中国移动与NTT DoCoMo类似,采取了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式,比如中国移动与银联合资组建了“联动优势”公司,作为发展手机支付的平台。

  SI战略构建产业链

  不难发现,中国移动在发展移动信息化的过程中,采取了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合作的方式,每项业务的背后,都有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一系列厂家,这在中国移动内部被称为“SI战略”(Service Integrate,即服务集成)。

  叶兵表示,移动信息化目前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市场,因此发展潜力巨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移动集合了上千家合作企业,中国移动在这个产业链中的定位是“集成者”,而不是主导者或者领导者,关键是要实现产业链的合作和共赢。

  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2年前刚刚成立了“集团客户部”,与增值业务发展迅猛相比,来自集团客户的收入增长更加明显。“集团客户收入每年翻番。”叶兵表示。

  几大运营商之中最早推出企业客户品牌的是中国电信,早在2004年,中国电信提出转型“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时候,就推出了两大品牌,其中包括针对企业客户的“商务领航”。

  2004年,非语音收入在中国电信中的比重仅为22%,不过到今年为止,这一比例有希望上升到35%以上,企业用户市场的发展潜力可见一斑。

  中国移动的移动信息化业务选择了与移动性关联更加密切的行业。叶兵介绍说,面向企业用户的手机解决方案,特征非常明显,一是对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二是用户大多处于移动状态,这决定了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信息化的优势所在,也决定了移动信息化的重点行业在于物流、保险、交通等行业。

  不过,叶兵表示,中国移动目前没有推出企业用户专有品牌的计划,但集团客户部目前是中国移动内部“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微软开发支持闪存版XP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联想:全球市占继续增长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