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英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虑,他边走边指向在操场接受军事化训练的队列说:“来自全国各地技校的毕业生来到‘德鹰’,接受全面培训,专供组建精品分厂之需。建立精品分厂是3年前就在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所以在硬件设施到位之前,关键技术、管理人才和进口原材料已经先行一步到位了。”顾志英继续说:“精品分厂不但要有世界上同类产品最先进的设备,也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专家型人才,包括主要原材料。这样才能确保生产出一流的产品。”他还表示,每年都要到日本走访同行。以国际先进水准作为标杆,反观自己,然后决策行动。近3年时间,为精品分厂做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一切都在正常运作,投资后将进入“高度自主”状态。
刚刚就任精品分厂厂长的贾鑫告诉记者,他与顾志英总经理进行了有效沟通。他认为,大家都是中国人,无论如何总有为振兴民族工业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深为顾总致力于打造“中国制造”尊严,提高“德盛”品牌竞争力而义不容辞,不顾风险投入大量人力、心力、财力这种大无畏精神和智慧运作所感动。这些年在外企上班,也学到了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在理念上与顾总达成了共识。比如说改革开放,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管理确实有“借鉴”作用。顾总不仅有远景目标,更有面面俱到的实际行动。目前精品分厂具有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热处理设备已经到位;具有国际旋梭制造经验的技术管理核心已组成(如日本广濑原技术部长和制造部长等关键人士的加盟),岗位员工正在接受正规化、专业化培训。精品分厂将尽快投入生产,以世界一流的旋梭提供给国内外高端用户,占领国际高端旋梭领域的一席之地。
“德盛”旋梭 争创世界一流
针对行业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顾志英认为“这不是一个企业所能改变的,我只能谈一点自己企业的应对之策。(1)、生产的产品要有优势,要给客户以依赖性,留下深刻的印象。(2)、与整机配套,要多方位多角度沟通,包括企业文化的沟通,合作中求得对方的理解。尽管在同类产品中德盛旋梭已经处于优势地位,但还要与客户多加沟通。这样可以了解行情、掌握动态,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3)、行业的弊端并不是行业、政府、企业能轻易改变的,这需要一个阶段性的发展,才能走上健康有序的轨道。(4)、参与竞争,先要质量过关。要提高附加值,需要设备投入,要科学化,依靠先进设备来控制质量,依赖人的手工来控制质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
顾志英还认为,赊帐是必然的,参照其他行业,等到行业洗牌之后,才会回归理性。德鹰公司不会轻易参与价格竞争。因为要维护自己的品牌和质量档次。用户最终取决于质量,无论整机还是零件都一样重要。低质量、低档次、低价格永远在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发展阶段中有市场。只有质量过关,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综观缝制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发展很快的行业,在发展中遇到问题很正常。怎样控制投资过热?不要以牺牲资源来竞争。国家已经有明确的节能环保措施和科学发展观出台。
德鹰公司在缝纫机旋梭领域取得了不凡业绩,月产26万套的产值稳居世界第一的宝座。由大到强难度更大,但也是必走之路。为什么要成立精品分厂?顾志英认为:“首先,对于国家来说,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在向纵深推进中,强调科学发展观,以科技环保、节能带动整体发展,提高‘中国制造’的水平,维护‘中国制造’的尊严,需要先进的技术,一流的质量来做支撑。总结一句话,接轨国际需要付诸实际行动。第二,对于行业来说,田民裕理事长在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要讲话中,明确了中国缝制机械由大到强宏伟目标和具体实施工作方针。德鹰公司理应发挥自己在旋梭领域的优势,为中国缝制机械强国目标作出表率作用。第三,德鹰公司的发展,必须跟上宁波的前进步伐,必须积极主动寻求提档升级,必须赶超世界著名品牌,最终实现由大到强,成为国际一流品牌,一流产品,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