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在我国既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行业,又是一个受众多条件制约的高风险行业,其中如何获取优质奶源的稳定供应是制约牛奶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对此,伊利集团推行的奶牛基地发展新模式――“奶牛合作社”不但为伊利提供稳定的优质奶源,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奶农和企业的风险,解决了集团高速发展的后顾之忧,可谓伊利集团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
随着日益开放的广大奶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奶牛饲养者面临的饲养风险和成本也不断增加。而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奶牛饲养者和个体的奶农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因而对市场变化及其造成的各类风险的抵抗能力也较低。面对规模巨大的奶业集团,中小规模的奶农的议价能力日益降低。加上近一两年饲喂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中小规模的奶农饲养成本随之加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良种提供、防疫、销售问题突出的事实已经证明单打独斗的饲养方式已经无法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这样的困境不但损害了广大奶农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制约着牛奶企业的成长和整个行业的发展。
伊利奶牛合作社的出现从根本上降低了奶农们的饲养风险,进而有效的降低伊利集团的发展风险。由奶牛养殖户、政府职能部门、奶站经营者等组成的奶牛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股份制企业管理。合作社的各级管理者通过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截至目前,奶牛合作社模式已经在伊利集团的呼包、京津唐、东北三大奶源基地大面积地推广,并先后成立了近10个奶牛合作社。
规模化的饲养科学的管理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奶牛合作社可以把分散经营奶农,通过交换的联合,形成规模经济,使农户获取规模效益,社员的饲养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良种、防疫、销售等问题在伊利集团的帮助指导下得到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规模效应的出现和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增强了奶农的信心。即使面对原料价格一再上涨的挑战,社员对饲养前景依然十分放心。坚信“有好牛奶就能拿到好价钱。”这种信心不但是奶牛合作社发展壮大的结果,更是伊利重视奶源质量的理念对奶农经营观影响的最佳表现。对伊利集团而言通过奶牛合作社将大量原本分散的奶农与公司进行直接连接,统一收奶、统一验质,统一交售,节省了管理成本并使奶农和伊利结成了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保证了高品质奶源的稳定供应。
奶牛合作社并非伊利的独创,而是奶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伊利集团在奶牛合作社的建立发展过程中秉承伊利追求优质奶源的理念,处处以奶农的利益为先,兼顾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这才是伊利奶牛合作社大获成功的根本原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