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阿里巴巴:“媒婆”要变身保姆


[ 杨国强 第一财经日报    更新时间:2007/11/6  ]    ★★★

    阿里巴巴在中国的整个电子商务领域市场份额超过70%,但现在所有的付费客户只占中国中小企业数量的百分之几,所以在上市后利用品牌和网络效应进一步扩大用户数,加速免费会员向收费会员转换是当务之急

    9月15日,杭州。从早上开始,一群群操着各地方言的来客,就不断地涌入杭州五星级酒店或街边小旅馆。这些人,有的西装笔挺,有的略显土气,有的身家千万,有的则刚开始创业,他们到杭州的目的都一样——参加阿里巴巴的第四届网商节,谈论的话题也离不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尽管其中一些人对如何上网还没弄太明白。

    不要小瞧这些中小企业主,因为他们是中国规模最大、拥有财富最多的一个群体——5000多万人创造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8.5%。而阿里巴巴之所以能一呼百应地将他们召集而来,是仰仗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商业模式:网上贸易。

    今天,这个网上交易平台将脱身“虚拟”状态,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品尝财富陡增的滋味,并借此完成战略上的最新延续——打造中小企业生态链。

    按照阿里巴巴宣布的发行价13.5港元/股计算,上市后阿里巴巴B2B业务市值将达682亿港元。依据招股说明书上的数据,阿里巴巴B2B业务预期今年盈利不少于6.22亿元人民币,每股盈利0.12元人民币,按发行价计算,其市盈率将高达106.3倍。

    如此高的市盈率是基于对阿里巴巴的盈利预期做出来的。2006年阿里巴巴B2B业务的营业收入为13.6亿元人民币,纯利润为2.20亿元人民币。而今年上半年其纯利润约为2.9亿元人民币,已超过2006年全年。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的大幅增长,阿里巴巴公司总裁兼CEO卫哲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主要来自于阿里巴巴付费用户数的激增,这半年来阿里巴巴付费用户数已经达到25万多人,是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

    研究阿里巴巴的招股说明书不难发现,该公司近几年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节点。

    一是“非典”。1999年3月创办的阿里巴巴,在2002年实现了“盈利1块钱”的可怜目标,由于担心财大气粗的国际巨头eBay切入B2B领域,特地挤出1亿元秘密筹建淘宝网。没想到,“非典”让众多企业认识到了网上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之后的2005年,阿里巴巴的会员数从2004年底的600万增长到1100万,营业收入从3.59亿增长到7.38亿元,净利润从0.25亿增长到将近1亿元,员工数也从1737人上升到2347人,几乎所有的指标都实现了翻番,而增长最多的是净利润,增长率接近4倍。

    另一个重要节点是今年上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会员数达到2460万,比去年的1980万增长了500万,其收入也从去年全年的13.64亿元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9.58亿元。这个半年,阿里巴巴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利润率的提升上,从前两年的不到20%上升到当前的39%。

    但是,阿里巴巴注册用户数庞大,付费客户数却只占其中非常小的部分。它的全面收费也是从2001年推出英文版“诚信通”才开始的,赢利点一直简单到只有一个:企业会员交纳会员费。对此,卫哲称,阿里巴巴在中国的整个电子商务领域市场份额超过70%,接近80%。行业有1块钱的收入就有七八毛钱在阿里巴巴的口袋里,但反过来现在所有的付费客户只占中国中小企业数量的百分之几,所以在上市后利用品牌和网络效应进一步扩大用户数,加速免费会员向收费会员转换是当务之急。

    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缺乏有效的商务行为质量保障体系,阿里巴巴的商务会员服务不具备太大价值。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只做平台,不做买卖”的战略思路并不具备足以支持自身持续发展的可行性。金蝶董事会主席徐少春就认为,相比阿里巴巴,金蝶可提供最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不仅包括信息的采集发布,还帮助企业提供包括买卖、结算、物流等一系列服务。而阿里巴巴最多只是个信息集散地,只是简单的电子商务。

    针对这种观点,上市之后的阿里巴巴可能将用行动说明自己的改观。卫哲告诉记者,阿里巴巴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是逐渐将“Meet at Alibaba”发展到“Work at Alibaba”,也就是打造一个中小企业生态链。

    现在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上找到自己的商机,解决了生存问题。未来是“工作在阿里巴巴”,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完成整个贸易,除了信息流以外,还需要资金流和物流,下一步把资金流和物流更多地引入到阿里巴巴平台上,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和物流方面的帮助。二是定位为“大于贸易”,一般的贸易只是完成一个交易过程,大于贸易是使中小企业在完成贸易的同时还可获得更多的其生存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内外部服务和需求,比如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人力资源培训、法律顾问以及营销等方面的需求。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谷歌手机无Google标识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Google手机明年上市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