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开始,我们便知道了龟兔赛跑的故事。相信那时候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决定要作勤奋的乌龟而不是骄傲的兔子,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是能力平平的“乌龟”,而不是拥有非凡天赋的“兔子”。故事不单是为了奚落兔子,更是为了鼓励乌龟,在价值取向上代表了大多数,所以便具有了普遍的意义,也由此得以代代流传。
但是这则故事还忽略了这样一个前提:兔子跑得快不是因为它想跑得快,而是由于不得不跑得快,否则就难逃被虎豹豺狼猎杀的命运;乌龟由于有了坚壳的保护,即使是最凶猛的老虎和狮子也对它无可奈何,所以才有了信步闲庭的从容。
乌龟与恐龙差不多同时在地球上繁衍,可是到今天,看上去似乎不可战胜的恐龙早已变成了泥土中的块块化石,而坚忍顽强的小乌龟却不紧不慢地爬过了一亿五千万年。乌龟没有恐龙庞大的躯干,没有虎豹尖利的爪牙,没有兔子迅捷的速度,看上去这种没有任何特长的动物只配待在食物链的最底端,接受被淘汰的命运才对,可是它却成了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物种—甚至在神话传说中,我们脚下的大地也要仰仗巨龟的托负。
事实上多年以来,试图为兔子翻案的举动并不鲜见,但结果如何呢?兔子依然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地懊悔着。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仍然处于“乌龟秩序”之中。
于是有人来挖掘“乌龟秩序”,试图寻找成功的另一种模式,而嗅觉敏锐的国际工商界也早已开始盛行一种“乌龟哲学”:经营力求稳健、发展着眼长远、企业追求“长寿”。
通过了解和分析目前葡萄酒行业的企业现状,你会发现实际上我们真正缺乏的便是“长远规划、稳定增长”。企业如人,既需要健康又需要财富,没有健康便没有财富;只有财富而没有健康也不会有经营的乐趣;有健康又有财富你也未必快乐。这实在是一个很难说的问题,它要看你超脱的心态。通过对规则的把握,对矢量的把握,对诚信的要求等等。
当前,希望做兔子的企业很多,特别是对那些中小企业及业外资本投资方。更希望自己做兔子:灵活、跑得快。这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但鉴于自身的实力,既不能和大品牌抗衡,又不能耗掉时间的成本。葡萄酒市场发展很快,知名的几个大企业已经将市场以块状进行了分割,后进品牌想进入的确不容易。同时,市场的发展不等人,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很可能被淘汰。对大型葡萄酒企业而言,更希望自己做乌龟,稳步前进,健康发展。对想做兔子的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找准目标,否则跑得越快离真正的终点越远;另一方面,千万别因为一时跑得快而迷失了自己;对想做乌龟的大企业来讲,一方面不要因为做乌龟而失去兔子的灵活和速度;另一方面更不能因为追求稳健而忽略了创新。其实,不管怎样发展,不管是做乌龟还是兔子,关键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采用“匀速理论”。企业好比一列火车,在行进中的速度控制要非常好,跑得慢了会掉队,跑得太快容易出轨,只有在不同阶段保持一定的匀速前进,即不掉队,又能控制,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对葡萄酒企业,既不要单纯做兔子,也不要仅仅做乌龟。
在龟兔赛跑对葡萄酒经营的启示一中,我们分析了双方第一次赛跑对葡萄酒企业的启示,并告诫企业既不要单纯做兔子,也不要仅仅做乌龟。其实,双方后来又进行了三次赛跑。第二次赛跑中,兔子没有骄傲,结果凭借实力赢得了比赛。但第三次乌龟说要由它指定路线,兔子觉得反正我比你跑得快,就同意了。结果因为在终点前有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兔子怎么也过不去,反而乌龟却慢腾腾地游了过去,赢得了比赛。后来双方都在考虑,最后达成一致:双方携手配合,有河流的地方由乌龟背着兔子游过去;没有河流的地方,兔子背着乌龟跑,这样双方都到达了终点。
对葡萄酒企业来说,市场竞争是永恒的话题,在不同阶段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拼个你死我活还不如来个皆大欢喜。虽然说真正的“双赢”很难做得完美,但为什么众多企业还乐此不疲地“联手”、“合作”?归根结底,谁都不希望两败俱伤,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