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7中国会展年会上,成都国际汽车展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品牌推广)最佳展览会”。经过近十年磨砺,成都国际车展的专业化水平 、国际化程度、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瞩目与高度评价。成都车展已从国内众多的车展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人气和吸引力的中国汽车盛会之一,无论是规模和档次、品质和盛况、人气和声誉都比肩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国际车展,屹立为“中国车展第四级”。
十年成长路 影响力与日俱增
成都国际车展作为中国西部地区专业的汽车展览会,从1998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由第一届不到1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80多家参展商、不足百辆的展出车辆发展到2006年第九届展出面积6万平方米,115家国内外商家参展、展出车辆超过300辆,国内外观众超过22万人/次,现场卖车2000多辆,成交金额1.4亿元人民币、全国近300家媒体、800多名记者参与现场报道……这组数字无疑显示了成都汽车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车展,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已经走到了第十个年头。2006年11月,成都车展的举办地———新国际会展中心成功通过了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的认证,成为当年中国唯一一个加入UFI的单位。UFI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展览行业协会,加入UFI标志着新国际会展中心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准。
携手汉诺威 车展越来越“国际”
为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车展在海内外的影响力,2006年5月,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与德国汉诺威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承办成都国际车展。汉诺威展览公司的加入为成都车展注入了更多国际化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策划、新思维、新动力、新契机,进一步提升了成都车展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标志着成都车展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种崭新的思维与理念,不仅是车展的运作方式、平面布置、场地规划、悬挂标志,还是门禁、观众分流、参观票券的分级、参观导引和指示系统的设计等都有很大的变化。此外,组委会还引入了噪音控制程序,使参观者能够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观展。这些无疑为成都国际车展的国际性文化与精神的凝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依托“第三城” 车市潜力无限
调查显示,预计未来两年成都市区家庭的计划购车率将达到8%,有约15万辆的需求空间;到2008年末,成都家用轿车的拥有量将突破60万辆大关。与此同时,成都的汽车制造业也在飞速发展。私家车第三城成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成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具有超前性,但超前意识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比拼,这在国内具有前瞻性。成都拥有舒适的用车环境,与成都市政府对居民用车持积极态度密不可分。除2000年曾淘汰1.0升排量以下的出租车型外,成都没有任何关于限制小排量家用车的政策,在新车入户、道路通行、停车收费等方面对小排量汽车没有限制,这大大推动了成都车市的发展。
成都人的汽车文化独一无二,这些优质资源支撑着成都国际车展。对于即将10岁的成都车展而言,如何用好文化牌还是个课题。成都国际车展试图不断创新突破,全面冲刺“中国第三车展”的目标。(来源:《成都商报》记者: 吕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