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可口可乐进入中国80周年的庆祝会议上,刚刚升任可口可乐太平洋集团副总裁的原可口可乐中国区总裁包逸秋表示,可口可乐一直密切关注和研究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并不排除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快速发展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份额,尤其是在非碳酸饮料市场。一向忠实于自主研发、生产和经营的可口可乐品牌可能拉开在中国饮料市场的资本并购大幕。
但是,包逸秋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合适的并购目标。“但这并不表示未来可口可乐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
若能嫁入可口可乐这家“豪门”,对于诸多中国饮料企业来讲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遇。包逸秋曾表示,不排除并购中企。假如,要选一个中企,那么“豪门”又会娶一个什么样的“妻子”呢?
全球并购非碳酸饮料可口可乐公司一位高层人士曾坦言,公司从前只专注扩大碳酸汽水市场的方向出现问题,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是令这一传统饮料巨头目前“精神欠佳”的原因。
对于全球最大的碳酸饮料生产企业可口可乐来说,他们正面临挑战。统计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美国碳酸饮料市场年度销售出现了几十年来的首个下滑周期。
为摆脱在碳酸饮料市场的主营依赖,可口可乐公司大力推进一系列转战计划,快速扩张非碳酸饮料市场。可口可乐欲改变碳酸饮料在产品结构中一枝独大的现象,应对日益提升的非碳酸饮料产品的市场需求。
目前,可口可乐在全球的非碳酸饮料市场的并购触角已经伸出。今年6月,可口可乐宣布以4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Glaceau公司,此后不久,又宣布收购全球第二大矿泉水生产商HighlandSpring。短短一个月,一向投资谨慎的可口可乐公司开出了近50亿美元的收购大单。
7月,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斯德尔口中又传出,该公司正在考虑是否对CadburySchweppes旗下的冰茶业务部门Snapple提出收购要约。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非碳酸饮料消费持续升温,这也引起了可口可乐的关注。据调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饮料市场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长,而非碳酸饮料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数据表明中国非碳酸饮料市场蛋糕正在迅速做大。可口可乐自然不会放弃这一巨大的蛋糕。
可口可乐的“择偶”条件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购买灌装水、运动饮料、茶饮料和果汁的人越来越多,这昭示着健康、功能型的饮料市场正在逐渐做大,而碳酸饮料市场受到冲击。可口可乐公司多年以来一直以碳酸饮料产品在饮料行业中竖起一面旗帜,当前的形式对与可口可乐来说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并购非碳酸饮料企业成为了可口可乐应对挑战的一大重要手段。
可口可乐收购的Glaceau,其主营业务为非碳酸饮料,包括维他命水、果汁系列与补充饮料。可口可乐看中的恰恰是健康饮料领域。
收购Glaceau后不久,可口可乐又宣布收购全球第二大矿泉水生产商HighlandSpring。HighlandSpring的品牌潜力、完善的管理运作体系、成熟的市场,使得可口可乐对它青睐有嘉。通过这两次并购案,我们可以看出,走健康路线和选择具有品牌潜力的饮料企业是可口可乐最为看重的两点。在中国目前仍然有很多企业具备这些条件,对于众多中国饮料企业来说,“豪门”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健康、功能型饮料和有品牌潜力的饮料企业均有与可口可乐“结亲”的可能。
并购共同受益有专家认为,可口可乐在并购Glaceau后,Glaceau将会借助可口可乐的装瓶系统和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令销售量出现大幅增长,同时也将成为一个革新的平台。
如果能被可口可乐并购,对于任何一家饮料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遇。可口可乐在饮料行业高度的行业认可度、世界级的品牌、先进的管理水平、完善的市场渠道等资源令众多饮料企业羡慕。若能被并购,对于那些被并购的企业来讲,能使他们也能享受到这些资源带来的好处;能使被并购企业从产品影响力、企业规模、企业形象、产品销量等诸多方面受益。可口可乐借助被并购企业产品非碳酸饮料产品拓展市场,被并购企业借助可口可乐的强势获得一次大跨越,对于两者来说这是共同受益的美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