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骖鸾路开服装店的张小姐最近正在招车工。“开业一年多来,一直在招车工。桂林的车工实在是太紧缺了。”张小姐表示。和张小姐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不少服装店和服装厂。拥有一个小型服装车间的肖先生介绍,尽管工价不断上涨,可要找到技术熟练的车工还是很难。另外,服装打版师、裁工也出现紧缺情况。
据了解,桂林对服装车工的需求有两种情况:一是规模较大的服装厂的流水线工人,这对技术要求不是太高,相对来说较好找;另一类是服装店或一些中小规模服装厂的精车工,要求独立完成整件衣服的车缝制作,对技术要求较高,也最难找。“除了现有固定的几名车工,我还要经常去找一些兼职车工。”张小姐很无奈。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桂林一些服装店扩张快速,有的从订制服装发展为成衣销售;有的注册了商标,开起了连锁店,发展了加盟店;有的品牌加盟店还向外发展广东、湖南等多个省市。一些发展较好的本土品牌的服装车间拥有三四十名工人。
本土服装品牌的发展带来了对相关人才的大量需求。张小姐告诉记者,以前一些职业学校开办有服装缝纫培训班,可现在不少学校已经停开这个专业,现在学服装制作的人越来越少。“流水线的操作比较容易上手,但精车工却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磨练。”张小姐介绍。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桂林很多精车工的薪酬并不低,根据服装店、服装厂的生意情况和淡旺季节,月收入从1000元--3000元不等,打版师、裁工收入有的超过4000元。在广州,普通打版师的月收入大约也在4000元左右。即使这样,精车工供应量还是无法满足需求。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服装制作工作很辛苦,打版师通常有底薪,可车工、裁工是拿计件工资,需要加班加点才能拿到较高收入。而且,一些服装店或小型服装车间不为工人交纳社会保险,工人感到没有保障,因此,有的人宁可选择到较规范的大中型服装厂做流水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