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3年开始,经过几年时间,喜之郎在市场上已将金娃果冻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业界认为,金娃果冻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
据介绍,近3年来,金娃果冻虽有长进,但与喜之郎相比差距甚大,喜之郎每年仅在广告上的投入就将近1亿元,且果冻第二集团的争夺战也十分激烈,谁能真正坐稳果冻行业的第二把交椅目前都还难有定论……
1月18日下午,金娃果冻的老总谢立平在“呼吁社会营销”的研讨会上,提出了倡导社会营销的概念,并呼吁企业自觉地将营销活动同消费者长远利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联系起来,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开展社会营销,呼吁儿童食品行业不要把果冻作为“愉悦性产品”来经营。
谢立平为何这般言表,据知情者透露,总产值已超过30亿元的果冻行业,有个公开的秘密:美味口感和包装、极具煽动性的广告、各种促销卡是中国果冻业的三大市场支撑点。业内分析,谢立平此举会引来果冻行业的一场“口水战”,同时果冻市场的份额也将重新划分。
终结果冻
愉悦性时代
什么是愉悦性产品?据专家介绍,那种给消费者带来一时快感却不利于长远身心健康,能产生即时满足与快乐,但长时间可能会有害身心健康的产品即“愉悦性产品”,如香烟就是典型产品。
金娃称,它将以社会营销开创果冻业的新时代,金娃从创立伊始,就意识到如果依靠美味的口感和包装花样及广告引人,是对消费者长远身心健康的不尊重,把果冻当做“愉悦性产品”来经营虽然能获得一时利益,但与父母的真实心愿南辕北辙,终究会遭到消费者的反感。
因此,金娃决定走扎实的社会营销之路,遵循营养原则。强调每一个果冻都应为孩子增添营养,使产品让孩子不仅可获得口感的享受,还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上海杰信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翁向东说,其实,社会营销观念并非什么新概念,它强调的是,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兼顾社会总体利益。由于社会营销概念要求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考虑社会利益,所以使许多企业为之却步。
实际上,只要社会营销运用得当,就不会是枷锁,反而是锐器。在美国,银行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就是利润丰厚的信用卡,各品牌竞争激烈。美国运通公司却另辟蹊径,针对当时美国民众对第三世界的关注,推出了“分享我们的力量”广告活动。并许诺,顾客每使用一次信用卡,公司就捐给第三世界3美分。结果不仅“运通卡”脱离了价格战区,而且利用美国人的心理获得了经济与声誉上的双重丰收。
但在中国,营销广告活动造成的文化污染和价值观误导以及不健康的店名、品牌比比皆是。不少广告也疯狂宣扬及时行乐、物质主义、色情、高消费、暴力等观念,公然挑战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和良知的底线,这种丧失良知的创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有关专家指出,在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尚不完善的状态下,个别企业的产品在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同时,给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使社会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而企业在这方面往往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香烟(愉悦性产品)的销售。过度营销、过度包装也在不断地增加社会负担,一包50克的西洋参片被包装成杂志
那么大小,里面塞满了泡沫。其目的仅仅是让消费者购买时产生数量极多的幻觉,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又不知有多少,既增加了运输成本,又造成油耗污染。同时,也使仓储与货架陈列空间占用成本增大。这些成本不仅要由消费者承担,而且又大大浪费了稀缺的社会资源。
谁会成为果冻业老大
金娃公司称,儿童食品行业是提供“愉悦性产品”和浪费社会资源的反社会营销行为比较严重的行业。金娃果冻以超低成本成为果冻行业的第二品牌,广告费率还不到2%,是以社会营销为终极目的的。
为了贯彻社会营销的理念,金娃正加大科研投入,金娃果冻的防腐剂与色素的使用量已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并在全国第一家开发了健脑果冻、果浆布丁、芦荟美容果冻。
据介绍,果冻行业的诞生始于1985年天津长城食品厂。1986年深圳市琼胶工业公司作为第二厂家推出SAA牌果冻,产品上市后即出现供不应求现象,至1993年底SAA牌果冻仍为市场第一品牌。
1994年5月金娃果冻面市,主打产品金娃布丁为全国首创,喜之郎也于3个月后推出布丁产品。到1996年全国出现了“布丁热”,金娃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行业格局的变化,出现在1996年,这一年喜之郎率先在中央台耗巨资投放广告,产品销售迅速提升,果冻行业第一品牌真正出现。与此对应的是,金娃果冻一方面仍沉浸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中,坐等客户上门,另一方面又因为资金等原因无力投放广告。
1995-1997年金娃产销量虽略有增长,居市场第二位,但与喜之郎相比已相去甚远,产销量相差十几倍。直到1998年,市场的现实状况使金娃果冻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逐渐招兵买马,拓展销售渠道,至目前才建立起一个粗犷的销售网络。
专家估计,目前,果冻行业年产值已超过30亿元,高档果冻约占50-55%,品牌争夺已十分激烈,各种杯型、各种口味的果冻已数不胜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