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海信:技术+人才实现做强


[  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07/6/11  ]    ★★★

    多年来,技术创新一直是海信孜孜不倦的追求,技术是根、人才是本、创新是魂,是海信的真实写照和生存之本。这些年,海信集团在中国电子百强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十位,每年都保持着25%左右的发展速度,根据海信集团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集团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税为22亿元,同比增长46%,利润同比增长18%。

    海信成功的关键是对技术的关注。

    1996年,各地盲目投资建设,造成供大于求的国内电视业开始了第一轮的价格战,几乎所有企业都在拼命降价,而大家所熟悉的很多企业最后因此死掉了。当时海信还很弱小,规模不足现在的1/10。最后海信凭借“高科技、高质量”技术立企的战略活了下来。

    1999年,海信推出纯平电视,迅速占领国内纯平电视的半壁江山,使海信迅速进入彩电企业第二集团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积累的平板电视技术,更使海信从电视企业第二集团军跃居目前的国内市场第一位,平板电视的占有率在国内市场连续三年多遥遥领先。现在,海信品牌的平板电视产品已经全面进入了美国的主流销售渠道。由此来看,依靠自主创新,海信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此外,在1997年,海信首家推出变频空调,连续保持中国变频空调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2001年,海信率先推出CDMA手机,目前在3G手机的开发上居领先地位。2005年,海信成功研发第一块音视频领域产业化的彩电芯片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冰箱控制技术——矢量变频冰箱控制技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变频控制技术,此前中国是没有的。

    海信另一大成功之处在于成功的并购。

    回顾海信1994年以来并购扩张的历史,正因为遵循“做强”和“做大”的均衡发展原则,海信规模与效益稳健发展。

    1994-2000年,海信在第一个6年中,一直坚持先强后大: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成功并购了淄博、临沂等电视机厂,将电视机产业从小做大,同时通过技术孵化产业的模式涉足了IT、家电、通讯,完成了当时称之为“家电、通信、信息”的3C产业结构。

    2001-2006年,海信在第二个6年中,一直强调稳健、安全,大中求强:先后收购了北京雪花、浙江先科,到今天收购科龙,通过六年的时间实现了产业规模上的大。迄今,实现了彩电市场销售额持续第一,平板电视连续近三年第一、冰箱合计第二、空调合计第三的市场地位,并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沪、深、港三地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2007-2012年,也是六年,海信将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技术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追求研发深度、创造成本优势,全力打造整个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赢利能力,成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

    海信“做强”和“做大”的标准就是使制造、研发、品牌三头并进,走上研发驱动、品牌拉动、成本互动的健康发展之路。

    国际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将“人本战略”落到实处,海信确立了“人才为本、技术是根、创新是魂”的企业理念,将“人才工程”建设列为企业的第一工程。对人才的重视和合理使用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真正源头。海信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海信学院,每年培训人数5000人次以上。

    总之,海信的发展思路是宁可服从长期利益而决不屈从于短期利益。

    首先,以集团令的方式确保集团各产品公司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并使总经理年薪报酬与研发投入挂钩,从制度上保障对技术研发投入的重视。

    其次,创建良好的创新机制。在诸多技术研发条件中,人才永远是第一位。

    第三,确立了技术孵化产业的模式;海信每涉足一个新的领域,一定要先在技术中心成立研究所,进行该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人才储备,待技术、人才成熟之后,研究所裂变成公司。

    第四,大力建设与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海信的技术创新成果是由技术创新体系来保证的。

    第五,营造良好的研发氛围。

    海信的愿景是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技术立企业,创新谋发展,管理出效益”是企业永远的主题,海信遵循以上法则,在平衡中发展,在稳健中提升,必将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跻身国际一流企业之列。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新浪扶持搜索业务快速增长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电子百强:冲刺全球五百强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