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市场对数字多媒体芯片的需求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面临全球芯片市场的大好形势,我国芯片研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15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管委会正式对外宣布:成功研发出第一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数字多媒体芯片的中星微,“星光”系列芯片全球销量已经突破1亿枚。
中星微电子以打造“中国芯”为己任,坚持走全球化、产业化之路。2001年3月中星微成功研发出第一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成立7年来,中星微电子先后实现多媒体数据驱动平行计算技术、可重构CPU架构技术等七大核心技术突破,并申请超过800项海内外专利,在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业成功的从“星光一号”发展到“星光五号”。从2003年开始,又成功的扩展到移动通信领域。从“星光移动一号”发展到“星光移动五号”。“星光”系列芯片被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图像输入及移动通信等多个重要数字多媒体领域。中星微电子以其强大的产品化、产业化以及全球市场运营能力成功的解决了我国高科技企业长期存在的无法将技术转化为市场竞争能力的难题。
如今,中星微电子已经成长为一家国际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更是被索尼、三星、联想等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批量采用,覆盖欧美日韩等1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累积销量突破1亿枚。
“中星微电子的发展坚持的是一体两翼,”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邓中翰博士在总结公司获得的成功经验时认为,“产业化是体,核心技术以及市场运营能力是两翼。核心技术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根基,但并不是结果,技术必须能够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然后通过产业化经营赢得全球市场。”
作为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的优秀代表,中星微电子的优异表现也日益受到世界市场的关注和重视。在刚刚结束的2006全球半导体设计协会(FSA)年度大会上,中星微电子以连续三年半,十四个季度持续盈利的突出表现,赢得评委会的一致认可,荣获FSA2006年度大奖,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家获此殊荣的芯片设计公司。
“中星微电子在产业报国的旗帜下,依靠自主创新,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中国高科技企业做出了表率。”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军表示,“海淀区将继续不断晚上各种配套政策和措施,搭建全球化平台,成为更多的企业走向全球化的沃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