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是野生的,要生存下来很辛苦……”一著名家电企业的主席曾对媒体表示。由此看来,做民企的CEO很难。
民营企业中,一类是企业老板自任CEO;另一类则是职业经理人。在国内,由于民企绝大多数还处于第一代创业者阶段,所以老板往往就是CEO,聘用职业经理人担任CEO,目前还没有成为主流。
职业经理人做CEO的痛苦包括业绩压力、管理难题、创新不力、博弈平衡。本文主要分析阐述的是占民营企业主流的老板CEO们的痛苦。由于民企老板CEO的实际身份就是创业者,所以他的相当一部分痛苦又带有天生性。
老板CEO的显形“明痛”外界已讲了很多,这里讲的,主要是其隐性的“暗痛”。
1.沾亲带故造成的痛苦
全球80%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国内民企中,也以家族企业居多。家族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企业员工一般是亲朋好友,或是左邻右舍。
这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企业员工似乎都与老板沾亲带故,企业中,似乎除了老板能“降服”员工外,其他管理者常常爱莫能助。管理之责都压在老板身上。同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识,使企业老板难卸带领家人、亲戚、朋友“共同富裕”之责,否则他就可能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泛亲朋好友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企业发展之时,又让老板CEO们难负其重。
2.甩手掌柜造成的痛苦
民企好不容易做到一定规模,却又面临着发展瓶颈,老板要么精力所限,要么力不从心,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引进职业经理人。但目前国内职业经理人市场良莠难分,甚至职业道德都难自律,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似乎总是同床异梦,看似相敬如宾,实则博弈丛生。老板对企业权力欲放又止,职业经理人心中则愤愤不平。尤其在考核职业经理人时,许多规则尽管白纸黑字,但结果却是双方各执一词。许多所谓的职业经理人常常难以把合同履行完毕,中途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老板只得重拾职业经理人留下的摊子继续前行,心中的酸楚却无处可泄。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大小民企中比比皆是。
3.观念嬗变造成的痛苦
民企做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由私人属性向社会属性转变。这是企业发展的更高形态。这时,企业的很多方面都面临着转型。企业文化需要由小团体氛围转变为全员参与的透明与共享文化,“家文化”逐渐被淡化,合作与沟通成为主旋律;企业治理由家族型向职业团队型转变,不再以血缘、地域为纽带,制度与创新成为主轴;利益分配则由老板或家族独享转变为社会成员共有,风险也转变为共担,共赢与分享成为企业成员们的一门必修课。老板CEO一方面成为它们的积极推动者,另一方面又常饱受这场心理失衡的嬗变之苦。
4.社会重负造成的痛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社会公众的眼里,从一方水土起家的民企理所当然地要养育一方人。所以,各地的民企在成为当地的骨干企业后,老板便鲜花和荣誉满身,随之而来的却是社会责任逐渐被放大,直到老板筋疲力尽,企业严重虚脱甚至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