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巴士阿叔”事件后,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在国内一夜走红,同时视频分享的概念也成为互联网上的焦点。国内视频分享类网站如TVix、土豆、6间房等迅速崛起。视频分享网站成为继博客后WEB2.0的又一新兴代表。用户可以从视频分享网站或社区上观看各种类型的节目,其中包括个人制作的视频短片。就在不久前,胡戈的作品也选择在6间房网站发布。这个初出世便无限风光的互联网新生儿是否能一路走好?视频分享能否为用户分享快乐?视频分享网站自己快乐吗?对于这些问题,业界自有评说。
PK1:视频分享网站年内倒掉90%?
记者:与传统文字网站相比,视频分享网站在服务器、带宽等硬件设备成本投入巨大,另一方面,目前视频分享类网站多以广告为主要收入,而单纯的广告并不为这类“烧钱”网站带来丰厚的盈利点。在这样的矛盾之下,有业界人士认为今年年底前90%视频分享类网站将会死掉,这是危言耸听吗?
吴波:目前的情况是大型的门户网站不敢做视频分享,因为门户网站巨大的用户群将会导致其成本急速攀升,而小型网站因为没有能力而不会涉足视频分享市场。因此就目前而言搅局者并不多。不过,用户忠诚度较低是目前视频分享类网站面临的较大的问题。原因在于视频分享网站刚刚起步,除了YouTube基本就没有比较明确的借鉴目标,况且中国的网络用户还具有着自己的网络应用习惯,美国的YouTube模式未必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每个视频类网站内容相似,模式雷同,同质化程度较高。因此,在目前视频分享市场还处于跑马圈地时期的时候,视频分享网站一方面要像滚雪球一样,增加有效的用户,一方面要加强雪球黏性的建设,也就是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挖掘与培育,为以后的碰撞做充足准备。
洪波:现在网民对视频分享的需求还不够多,市场容纳不下太多同类网站。同质化竞争,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技术不好,知名度不高,音视频内容无创意的网站倒闭。而知名度高的视频分享网站由于注册用户多,点击率高,虽然成本高,但相应可以获得风险投资,它的生存空间还是很大。目前视频分享网站做大主要靠风险投资,像7月27日华聚网获得第一轮200万美元融资,银河台获得1000万美金的融资,土豆网得到第二轮8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融资等等,现在网站对风险投资的利用比较理性,这类播客网站很有可能生存下去,也可能成为视频分享老大。
杨益:与传统网站相比,视频分享类网站对硬件设备要求更高,如果文字网站一台服务器能同时支持两万人同时在线,那么这类视频分享网站一台服务器则只能支持两千人同时在线,由此可见视频分享网站成本高企,500万人民币的费用大概只能支持此类网站半年的运营,此外,视频分享网站至今仍没有清晰的赢利模式,用户使用视频服务都是免费的,广告并不足以养活一个宽频网站,而且并非所有视频分享网站都能获得风险投资的大手笔投入,这样的烧钱行为最终将导致大部分宽频网站倒掉。我预计今年年底90%的宽频网站都将关门。
陈伟稼:的确,宽频网站对带宽、服务器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成本方面要比普通网站投入更大。这方面确实是宽频类网站所面临的主要的压力。目前国内有百来家宽频类网站在运营,不过对于年底将有90%的宽频网站会关门一说我认为存在可能。
PK2:视频分享网站没有盈利点?
记者:业内人士认为视频分享网站未来的盈利点是结合3G手机服务的付费视频下载,那么视频分享类网站的最终盈利是否仅等待3G到来?视频分享网站是否同样遭遇盈利模式单一的瓶颈困局?
吴波:3G只是未来视频分享类网站的一个盈利模式,但不是唯一的,我们不会将命运交在别人手上。尽管同样是WEB2.0的代便,但与博客缺乏盈利点不一样,对于视频分享网站而言盈利模式还是十分丰富的。除了网络赢利模式、电视台的赢利模式可以借鉴外,视频分享网站在跨平台合作上也将有不少亮点。今年年底我们就会推出清晰的产品。可以说,视频分享网站的盈利方向不少于10个,我们会从中挑选最好的盈利方向,来开发产品。
洪波:我现在只能说,3G是为有准备的人出现的,3G与播客的关系还是一个未知数。播客网站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但肯定有这样模式的存在。只要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就有生存空间,会产生价值。现在的播客还是一个培育阶段,不见得马上就有清晰的前景。但不可否认,视频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web2.0潜力非常大,现在的年轻网民更倾向于用音视频来“秀自己”,这就是很大的前景。就目前的发展程度而言,现在的播客网也不一定要有很多的用户,通过技术和内容的积累,可以获得发展的时机,可以生存下来。毕竟这些宽频网站的运行成本比一般网站都高,用户多了,成本会更高。
陈伟稼:我们就是在等待3G时代的到来,届时将通过付费的手机视频下载为宽频网站带来更大的赢利点。虽然目前3G还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这两年能迎来3G的应用,这将是宽频网站的转折点。
PK3:视频分享核心在于原创?
记者:与YouTube相比,国内的大部分视频分享网站内容均来自转载,而原创作品极少。这是否会制约视频分享在国内的发展?热闹了一两年的博客也逐渐冷淡下来,那么同为WEB2.0代表的视频分享是否只有三分钟热度?
洪波:博客表面上是冷落了,实质上是市场达到一定的饱和,所以看上去没有以前热闹。现在的博客已经转变成网站的基础服务,国内几大门户网站都有博客,专门的博客网站也活得不错,博客的存在是长远的。从类比的角度看,播客的存在前景也很大。播客内容成本比博客要高很多,由于设备和技术的限制,不是人人都可以上传,却是人人可以欣赏的,具有很高的娱悦性,非常贴近网络未来的发展路线,随着中国宽带网的发展,播客网站会有一个广大的前景。
吴波:关于原创作品的问题,我认为硬件普及并不是其中的最主要瓶颈。随着DV、摄像头及具有拍摄功能手机的普及,消费者已经具备个人制作视频片断的能力与基础。我觉得最大的关键在于用户的意识还没有跟上发展。例如一个后舍男生走红以后,许多类似的作品便陆续出现,这一方面是对原创的认可,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用户的原创思维。当用户具有较强的原创意识后,我相信国内的视频分享网站将不逊色于YouTube。
陈伟稼:如果说博客只是网络日志的话,那么视频分享则是个人多媒体及网络电视台的代表,通过网络电视台这样的平台就能搭载广告平台。我认为视频分享并不会重复博客在短短两年间由起步到兴旺再迅速走向饱和的老路。宽频会是未来的主流趋势。目前大部分宽频网站都只能做到转载,这样其实并不符合宽频网站的定位,我们正在加大宽频原创产品的力度,我们的视频产品至少有50%是原创产品,这样做使网站运营成本过高,但只有这样才能做成出色的宽频网站,对于所有宽频网站而言,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杨益:以博客、视频等为web2.0代表是属于超前消费,我认为目前最符合市场需求的是线上线下互动的WEB1.5概念的互联网应用。视频虽说是WEB2.0代表,但目前用户还只是过多从播客网上获得内容而甚少有提供内容,因此视频分享还不能完全算作WEB2.0,只有当用户比较熟悉使用DV等设备时才能让这样的网站具备WEB2.0特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