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空调,已经基本无利可图了。”昨日下午,在热闹的广交会家电展区,来自中东国家科威特的空调出口贸易代理商郎尼,向记者如此抱怨。
作为一家贸易代理商,郎尼向记者透露,在参加广交会前便已经接到代理客户至少三次涨价通知。通过这几天在广交会现场的接触,郎尼加速了将公司重心从空调转移至小家电领域的决心。
成本之困
在参会的客商中,类似的贸易转型并不少。
记者综合采访此次广交会家电参展商和国际买家了解到,随着钢材等原材料持续涨价、国际物流运输成本的上升,空调、冰箱等外销订单报价普遍上涨了8-12个百分点。
即便如此,对曾经持“内销不足外销补”利润政策的国内空调供应商而言,已有相当多知名品牌悄然放弃海外接单,以迎接国内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
“这一轮的空调涨价压力,主要在于持续18个月的全球性石油、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一路上涨,以及由此引发的物流渠道商成本上涨。”中国家电协会一负责人评论称。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初以来全球性钢铁、铜、铅等价格一路上涨至今依然居高不下,而全球铁矿石价格上涨71.5%更令国内制造商雪上加霜。以空调为例,钢材、铜、塑料等主要材料占空调整机成本的1/3,令整机制造成本预计已比年前上涨20%,令空调涨价压力陡增。
有业内人士称,国内家电制造业高成本的现状将进一步促进行业整合淘汰,但外受原材料涨价压迫、内受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行业技术门槛及环保国标提高等因素影响,国内家电制造行业利润将进一步下滑。
只涨不说
事实上,成本陡增已经令得国内家电厂家被迫展开自救。历来被视作“炒作”的涨价,首次成为全行业的实质性自救行动。
随着气温上升,由松下、西门子等外资巨头年初发起的冰箱涨价潮,已经迅速蔓延至整个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制造行业。而国内空调巨头已经在内销市场实施“明涨”或“暗涨”。而反映在家电卖场,与往年此时标价888元、999元的知名品牌特价空调随处可见相反,如今低于千元的空调基本绝迹。
而来自厂家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志高、格兰仕、科龙等空调出口平均单价再度回涨,幅度在2%-15%左右。
价值提升
不过涨与不涨之间,更多的厂家还是不敢轻易冒险表态:毕竟,选择涨价,将面临丢失客户的风险;而维持原价,必将进一步减少本来已经稀薄的利润。
更多国际买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在海外中国供应商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价廉物美,涨价势必影响竞争力。
何况在渠道人士看来,此轮空调涨价只是厂家的指导价格上涨,并不意味着终端市场真的能涨上去。在“五一”销售旺季来临之际,苏宁、国美等家电卖场更是放言:涨价压力可以由厂商自主消化,卖场绝不涨价。
在只涨不说心态之下,国内更多家电厂家的选择是:通过推出新产品或赋予传统产品以新功能、新概念来取悦采购商,撑大彼此赚取利润的空间。
海尔出口负责人李绿林向记者表示,国内企业应当靠提升工艺设计、增加产品功能、追加外观卖点等,以实现整体产品结构性的提升,克服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
而格兰仕同样在尝试提升整体产品价格。其集团副总裁俞尧昌向记者解释,现在空调行业价格上涨并不是原有旧产品的简单提价,而是通过创新产品实现价值和价格的同步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