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两天“2006中国国际家电展”在京举办,伊莱克斯亚太区采购副总裁、百思买亚洲公司采购经理以及俄罗斯未来之扩途尔家电连锁等数位国内外家电巨头纷纷来到中国,准备在参展的众多中国家电制造商中寻找合适的OEM伙伴。
OEM魅力依旧 无可否认,目前的中国家电制造仍是以OEM为主。OEM即委托生产,其含义是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交给别的企业去做,承接加工任务的制造商就被称为OEM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就是OEM产品。
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和零售商加入了这场OEM的角逐。在中国家电市场,一些全球化的OEM需求商在与供应方合作的过程中,遍尝中国市场的甜头;而相当一批加工企业甚至把OEM专业制造作为今后发展的基本战略,干脆放弃了自有品牌,由不得不做OEM变成心甘情愿地为他人做嫁衣,甚至立志做中国或世界上最好的OEM专业制造商,并按照这种定位具体调整自己的管理体系、工作流程。
全球家电巨头GE家电集团总裁詹甘宝就对中国的OEM事业表现出极大的赞赏。他指出,GE产品能够始终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因是中国制造企业提供的高质量、低成本产品。通过OEM合作,GE无须建立自己的工厂,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完全符合其要求的GE微波炉。
TCL白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李盾毫不避讳地承认,TCL多年以来都对OEM方式十分依赖。他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OEM方式是最有利于资源配置的生产方式。他还表示,TCL在未来几年还会积极发展OEM合作伙伴,并以双方互赢作为合作目标。
伊莱克斯亚太区采购副总裁Nick Sowden、百思买亚洲公司采购经理Charlie Xu也在“中国家电OEM高峰论坛”上非常细致地介绍了其企业情况,如何选择供应商的过程,并极力邀请中国制造商加入其企业生产链条中。记者还从展会上获悉,有来自美国、韩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跨国电器制造和连锁经营集团对与中国企业OEM合作和贸易项目感兴趣,一些公司更是积极寻求与中国对口企业的直接洽谈。
“中国家电业发展一直伴随着OEM的深化。如果说家电业发展是一辆四轮驱动汽车的话,那么OEM就是那四个驱动轮。OEM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生产质量以及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也是国内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前奏。OEM可以整合家电制造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厂房设备投入等等。”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霍杜芳在“中国家电OEM高峰论坛”上这样定义OEM在中国家电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首先,OEM带动了中国家电企业过剩的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的运转,满足了企业短期利益的需要。其次,有利于中国企业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力。第三,全球范围内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中国许多家电企业还没有能力承担这种新技术快速淘汰的风险,通过OEM的方式使得中国企业不必承担技术淘汰带来的风险,同时可以带动国内企业紧跟国际最新技术。第四,有利于企业消除竞争对手。为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基地已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战略发展的普遍趋势。
OEM需要升级 但是霍杜芳也指出,OEM是一把双刃剑。在OEM成就了中国家电制造千军万马走出去的同时,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横亘在无数企业面前,那就是收益小,没有自主品牌,这样下去是没有长远利益可言的。虽然OEM仍是中国家电业制造的重要方式,但现阶段发展已然面临新的困惑。
业内专家也表示担忧,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采用OEM生产方式,其技术、资本、市场在外,只有生产在内的特性,导致了国产品牌日益减少甚至消失。而且,外资品牌在中国OEM生产的产品一般属于普及型和中低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此外,国外企业对技术的保密使中国企业很难通过OEM获取核心技术。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就只能处在全球家电产业链的最低端,无论生产什么产品,都只能是规模越做越大,而利润越做越薄。
专家认为,家电企业在积极为国外厂商做贴牌加工时,别只顾着埋头苦干,要酝酿对OEM服务的升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通过OEM塑造自己的品牌,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由于OEM利润较薄,在品牌输出能力和实力还不够的情况下,国内家电企业通过OEM缓解企业现阶段开工不足的局面,降低成本,打响企业在OEM领域的品牌。对于研发能力强、具备品牌推广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应该加紧扩大自身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建设和维护自己的品牌。
第二,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OEM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企业缺少领先技术的客观状况。然而,我们可以通过OEM降低成本,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与国外企业建立竞合的发展关系。国际市场竞争的趋势是从竞争走向竞合,成功不只是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上,在中国企业实施OEM战略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企业间尤其是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
此外,霍杜芳指出,企业OEM可以向ODM(原始设计制造)过渡。“现在一些企业已开始从OEM向两端扩展,一方面在市场方面积极培育自己的品牌,一方面也可以深化技术研发,从OEM发展到ODM。”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徐源也持类似观点:“从长远来看,企业必须坚持创建自己的品牌,由OEM向ODM过渡,以求获得更多利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