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杰)本报批露“闽台缘”中国国际域名被抢注的报道,经泉州网上网后被广泛转载。昨天,厦门一位域名注册研究专家致电记者,提出如果当事人认为自己遇到有违常理的域名抢注,可通过援引商标权及相关法律,加强有法可依的域名保护。
记者通过查询发现,目前,除了“闽台缘.com”被人抢注外,“闽台缘”三字拼音“mintaiyuan”后缀为.com、.net、.cn的三个国际、国内域名均有人抢注。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官方网站域名www.mty.org.cn相类似的几种域名也已经被注册。此外,出于保护需要,泉州视讯网络公司傅永顺先生利用自己的注册权限,又新注册了“mintaiyuan”后缀为.org.cn、.com.cn的两个域名,准备通过泉州网转交给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致电记者的厦门张先生表示,自己从事域名注册多年,对域名抢注的例子看了许多。他认为,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专门注册域名的人,被称为“玉米虫”,他们专门抢注域名网址,目的是等时机成熟后,再以高价转让并从中牟利,或用于其他投资用途。对注册域名要辩证看待,毕竟目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注册域名是放得比较宽的。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产权,如果注册者注册的域名,可能会在企业、机构、商标宣传或者建立网站后散播不利于该域名的内容和言论,就构成了抢注域名的不正当竞争,如果损害到企业、机构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被抢注者还可以请求司法保护。
针对“闽台缘”域名遭遇抢注,张先生认为,不论从政治内涵还是社会关注度来说,“闽台缘”三个字本身就具有专有性质,不应该被用于商业炒作。特别是抢注者如果把所注册的相关域名用于不当用途,造成混淆视听或侵权,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有权利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权。
市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也认为,不正当抢注域名这种恶意侵权行为显然有悖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序竞争,也与民商事活动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等原则直接相违。
据了解,随着诸如“中文.com”、“中文.cn”的全球通用中文域名注册的推出,全球通用中文域名的抢注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可能产生的危害比英文域名抢注有过之而无不及。网上的不少域名注册论坛的发帖者,甚至宣称自己手头有各种类型域名达到数百个。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尽管域名争抢注册风风火火,但愿出高价购买者鲜见。有些经济实力不够的人,因为手头注册的域名太多,无力续费,只能静等自己所注册的域名到期后放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