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以领袖为核心,西方的企业以团队为核心。
企业家需要妥协,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一流的企业家只管人不管事,二流的企业家既管人又管事,三流的企业家多管事少管人。
一流的企业家一定是一流的经济学家,但一流的经济学家未必是一流的企业家。
高智商的企业家出的问题往往是政治链的问题。
企业家既是最优秀的也是最苦难的。企业家要班门弄斧,但不能对牛弹琴。
3月11日上午,2005年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二、知名民营企业家、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严介和,在中山大学岭南大讲堂就“中国创造与企业家精神”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企业家需要妥协
严介和首先阐明了企业家与企业的东西方差异。他说,这种差异体现在中国人谈企业以人为中心,西方人的企业以思想为中心;中国的企业是以领袖为核心,西方的企业是以团队为核心。中国真正的企业家以道德为准绳,西方的企业家是以法律为准绳。中国人离开了人就不谈了、停止了,中国的企业都是谈“人”。成功人士只做人不做事,一流的企业家只管人不管事。
严介和说,为什么中国人以领袖为核心?中国人不讲团队,团队讲了也是白讲,中国人就是崇尚领袖。我们谈企业家精神,既是英雄也是狗熊。和谐的核心是什么,他认为就是两个字,就是“妥协”,没有妥协哪来的和谐?企业家站着是一座山,倒下也是一座碑,这就需要妥协,他认为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文化创新对企业家很重要
严介和表示,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做资本,三流的企业做项目、做产品。一流的企业家只管人不管事,二流的企业家既管人又管事,三流的企业家多管事少管人。如果只管人不管事就是企业家的马仔了。
他认为企业的和谐来自团队精神,并认为一流的团队既合作又竞争,二流的团队是合作而不竞争,三流的团队是只竞争不合作。一流的商人讲精明、讲厚道,二流的商人讲精明,三流的商人就是讲厚道,就是处处让别人受伤的。
他说,改革开放已经26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企业与企业家的努力方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革初期,企业与企业家面对的是一个粗放型的市场,此时经营与管理第一,谁经营管理得好,谁就占领市场的至高点。但随着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下降了,它们已让位于产业。
严介和认为,产业第一的时代即将到来。他说,此时,管理是第三,经营是第二,产业是第一。所以谁拥有优势产业谁就辉煌,因为他的产业好。你是做什么产业的,这个问题对你很重要?同样的同胞兄弟,都是一样背景,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这就叫什么是英雄什么是狗熊,因为他们的产业不一样。
严介和强调企业家要谈的创新是产业的创新,是文化的创新。文化是什么?就是系统理念,是从系统理论经过长时间反复的实践后形成系统思想,系统思想再创造再实践,升格为系统理念,这就是文化的创新。这是需要企业家思考的。
民营企业家要提高政治悟性
什么是企业家?严介和认为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是具备扎实的理论文化功底;其次是实战操作经验;第三是从容应对突发事件,在安全的基础上有效驾驭;第四是对机遇的高度敏感和警觉。此外,还要真正读得懂,且与企业息息相关的第一本就是政治学,因为中国是市场经济计划权利的国家,法律是不独立的。
严介和表示,一个企业家如果企业的资金链出了问题,就证明他不是一个高智商的企业家。而高智商的企业家出的问题往往是在政治链上出了问题,政治链出了问题,他就做不成企业家了。因此,政治链出了问题是一个企业家苦难生活的开始,而且企业要破产。严介和告诫民营企业家,这一现象不止在我国发生,俄罗斯也是如此。近年发生的俄罗斯首富的问题就是政治链的问题而不是资金链问题,所以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水准要提高,政治悟性要提高。
同时,他还表示,一流的企业家一定是一流的经济学家,但是一流的经济学家未必是一流的企业家。因为企业是走出来的,走出来以后再思索;对民营企业家成功最关键的一点除了政治外,就是法律,尤其是和企业相关的公司法、经济法、合同法。他说企业家学法懂法的最终目的是不用法。因为在市场经济计划权利的国家常驻的原告是无能,常驻的被告意味着无奈,他希望做企业的人也就是企业家既不要做被告也不要做原告。因为中国是人情味很浓的国家,企业家学法懂法的目的是备用。
企业家要班门弄斧,但不能对牛弹琴
严介和认为,企业家既是最优秀的也是最苦难的,因为他们既是董事长,又是CEO;既是企业战略的执行者,又是企业文化的传承者;既是企业变革的推动者,又是管理效应的承载者,团队力量的凝聚者。因此他们既是最优秀的,也是最苦难的,既是最可爱的,也是最可怜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的智商,才华,能力体魄都是99.99分,但常人吃不了的苦企业家乐意吃,常人不乐意做的事情企业家都要去做,而且要做得尽善尽美。
为什么说企业家是最可爱也是最可怜的呢?因为企业家创业要激情,要梦想。企业家像鲁班耍斧头,不耍斧头怎么会成功?不仅要班门弄斧,还一定要耍大斧。为了达到敢班门弄斧的目的,就要像小孩一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严介和最后强调,企业家要班门弄斧,但不能对牛弹琴。
本报记者贺朝辉
[资料链接]
严介和
1960年生于江苏淮安。硕士研究生。
1987年,通过公开招标相继租赁3个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任厂长、经理、站长等。
1992年,注册成立淮安引江建筑工程公司,任董事长。
1992年冬,以亏损8万元敲开“省门”,掘得了第一桶金800万元。
1993年,领着“引江人”第一次开进了国家重点工程沪宁高速公路。
1995年,注册成立江苏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第二年6月完成“集团”更名登记,注册资金1.05亿元,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2002年,注册成立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集团相继并购了17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总资产达到60亿元,成员企业发展到46家。
2004年,在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66位。
2005年,在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2位。
[首脑语录]
黄光裕:一有机会就出击
1.做对的事
什么是“做对的事”?讨论的结果就是为更多人所接受的事:给人好的结果,或者照顾他,甚至只是满足他内心感觉的事。也许你生意上成功了,但更多的人不接受你(的做法),那还是不成功,最终会导致失败———这也算是做生意的“道”吧!
2.三分把握就做
关于较高目标,实际上这是两个词,一个是较高,一个是目标。可能是我自己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也比较严格一点,我做事的习惯,方向一旦明确,大概都想好,应该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而且我是要求速度的,尽快实施,我不会说花三个月来谋划,把这个规划书标点符号我都给它改清楚了,然后再去做这件事情,我不会。我是边实施边做边修正,(中途放弃的事)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是在重要事情上要让我放弃可以说是非常难。
3.一有机会就出击
有些人创业的时候可能为了挣钱,有些人可能是为了做一番事业,然后呢,要做到尽可能做大,一有机会绝对要出击,我属于这一种。我并不是说挣了钱,完了有个名,赶紧带老婆孩子享福去,完了看着钱别丢了,我可能不是这种人。
4.重要的是有感觉
你要做什么事,首先得分析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喜欢不喜欢我觉得并不是太重要,你懂不懂这个专业我觉得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感觉,做买卖有没有感觉。有了感觉之后,我觉得首先你要有想法,对一个事构思一定要有想法,有切入点。所以作为一个公司也好,作为一个行业也好,实际上是达到目标的一个载体而已,(公司和行业本身)并不是最关键的。易,或者就找得到感觉,我觉得比例应该比较少。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报无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