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红牛在27年发展中持续以“中国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努力构筑公平、诚信、合作、共赢的消费生态系统
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得消费者心者得天下”。对于快速消费品品牌中国红牛来说,在27年发展中持续以“中国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努力构筑公平、诚信、合作、共赢的消费生态系统。
品牌设计:迎合中国消费者
上个世纪70年代,泰籍华人许书标研制出一款滋补性饮料,起名“Krating Daeng”,这款饮料由糖、咖啡因、纤维醇和维生素B等成分组成。
1995年,许书标正式邀请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与其合作。严彬牵线中泰企业合作,创建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红牛”),并操盘红牛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运营。这也标志着一个全新的饮料品类在中国市场出现。
据华彬集团方面介绍,中国红牛被开创性命名为“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经本土化调整后的配方其主要成分包括牛磺酸、咖啡因、肌醇、赖氨酸、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1995年,华彬集团邀请15位专家进行了一场为期两天的技术论证会,确定中国红牛牛磺酸、咖啡因、烟酸、维生素等营养及添加剂的含量,最终审定产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出具可行性报告及论证意见。
在外观上,中国红牛的包装、装潢等外观和泰国红牛等国外的红牛饮料产品差异明显,采用了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习惯的颜色和符号,并在中国持续使用了长达20多年,通过广泛的广告和活动使大多数消费者留下很强的记忆。
共同培育消费理念和市场
中国红牛创立前,功能饮料在中国发展缓慢。以一个单品构建庞大的渠道网络,中国红牛付出巨大的努力。2012年,中国红牛全国销量第一次破百亿元;2014年突破200亿销售,实现“两年翻倍”;红牛从此前连续八年的不足2亿罐年销量猛增至55亿罐,连续五年保持33%以上增速。
在扛过股东撤资、筹款遭拒等危机之后,中国红牛最先启动“大媒体+大渠道+大终端”的市场攻势,针对中国消费者开启了功能饮料市场培育,“红牛”品牌在中国迅速蹿红,并迅速使产品遍布全国市场。
在共同培育功能饮料市场和消费者理念过程中,中国红牛离不开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以及坚持耕耘奉献的员工。
中国红牛一位老员工回忆起当年的奋斗岁月不胜感慨:“出租车司机、货运司机这些经常晚上加班熬夜的人群是中国红牛当时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也决定了红牛业务员的推广时间大多是在夜间,我们很多年轻的小伙子,都是在昼伏夜出,晚上十点开始工作,第二天早上回家休息,虽然辛苦,但大家充满激情。”
2021年12月5日,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累计产量突破500亿罐,其中4个生产基地单个累计产量均突破100亿罐。红牛品牌从无到有,从0到1,从2亿到200亿快速发展,是20多年努力沉淀下来的结果。
回馈社会 带动上下游产业创造就业机会
严彬说,一个民族、一个人都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国红牛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也应该有所反哺。
截至2016年,华彬用于广宣等市场教育投入达到122.4亿元。此外,中国红牛为中国饮料行业输送了人才,不少企业的管理团队、营销团队,包括供应商、经销商,都有曾在中国红牛工作过的员工。
在功能饮料领域深耕20余年,中国红牛从创业时188名员工增长为12000多人。“中国红牛”的成长也折射了健康产业的发展和国人消费生活水平的提升。
截至2021年底,中国红牛累计产值超过2500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万个,带动上下游产业人口上百万人,市场已经拓展400多万个销售网点,覆盖60万家核心终端,形成了由供应商、经销商、分销商及终端网点组成的多层级的快消品产业链体系,共同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