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神圣起来的狮身石敢当(摄影:肇迹梅山)
谈风狮爷,要从石狮公谈起。
关于风狮爷,百度称:“风狮爷又称风狮、石狮爷、石狮公,是福建省的一种地方民间风俗。金门、琉球群岛等地设立在建物的门或屋顶、村落的高台等处的狮子像,用来替人、家宅、村落避邪镇煞。其造型推测是由庙宇门口的石狮形象演变而来,狮子为百兽之王,狮子的形象被用作辟邪招福的辟邪物。寄托了中国民间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此说法泛滥成灾,却经不起推敲。
首先,它混淆了风狮爷与石狮公(爷)两者之间的关系。
风狮爷属于石狮公,石狮公却不一定是风狮爷,准确地表述的话应该是:风狮爷,又称风狮,属于闽南石狮公(石狮爷)民俗的一种。
风狮爷是以镇风煞为主要功能,以直立状为主要特征,主要分布在闽南沿海的石狮公类型。反之,石狮公(爷)的定义就开阔得多。石狮公是以辟邪镇煞为功能,造型多样、以石头为制作用材,在泛闽南文化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厌胜物民俗。
其次,屋顶上的小狮子不宜称为风狮爷。
屋顶上的小狮子,是镇煞的,不一定是镇风煞的,更适合称为“屋顶上的狮公”,如果不是石质的,而是陶质的,则可称为“陶狮公”或“陶狮”。我在厦漳泉都见过屋顶上的小狮子,其功能与一般的厌胜物无异。
再者,认为风狮爷由庙宇门口的石狮形象演变而来的说法太过武断。
风狮爷起源最大的可能是:狮面石敢当的民俗演化。石敢当与“狮子”本来都是独立的厌胜物。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有兽面崇拜,这兽面是“兽”的简化,两者之间实为一物。故狮面其实就是“狮子”的简化。为加强石敢当的法力,有一些石敢当被制作成狮面(狮首)石敢当。明代《鲁班经》里的石敢当便是狮面石敢当造型。
在佛教较为兴盛的地方,往往更重视狮的镇煞功能,慢慢地,开始出现狮身石敢当。这时,总体上还是石敢当的形象。再后来,狮身石敢当的狮身慢慢生动、高大、神圣起来,石敢当元素慢慢淡化下去,于是,直立式的石狮诞生了。这种直立式的石狮与普通的石狮,在闽南人的认知中,都是石狮公,只不过直立式的似乎更为崇高就是。
当这种直立式的石狮被用来对付风煞时,它便被称为风狮爷。
石敢当(林鸿东摄)
石狮公(林鸿东摄)
狮面与石敢当的组合(林鸿东摄)
狮面石敢当(摄影:林鸿东)
狮面石敢当(王茂光拍摄)
狮面石敢当(摄影:张半山)
狮身石敢当(摄影:沈聪)
图片慢慢生动起来的狮身石敢当(摄影:林鸿东)
慢慢高大起来的狮身石敢当(摄影:王茂光)
慢慢神圣起来的狮身石敢当(摄影:肇迹梅山)
金门风狮爷(卢文雄提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