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新观念即是人们对新事物的概括。新观念的形成与新现象的不断出现和人们对这种现象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经营企业来看,成功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成功。管理大师杜拉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也不是一场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的革命"。
在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三大趋势——高科技、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下,全球经济跨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为了适应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都在加紧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民经济的中心从传统的工业和农业向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的服务业加速倾斜。现代服务和信息产业正取代传统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促使国家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科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新事物。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专题报告的定义,电子商务就是企业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销售和流通等活动,它不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简单地讲,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信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
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电子商务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新型企业为主要推动力、以争夺全球市场为目标、以网络技术为手段而演化出来的一种新的竞争方式。电子商务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给企业的活动创造了新的时空,使之在组织、经营、管理、运行、人才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消除时间的浪费
国际上认为80年代企业竞争的主题是品质管理,90年代的主题就是企业再造,而2000年企业的主题就是速度。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们克服空间障碍不在成为难题,"世界越来越小"标志着企业经营中的"空间成本"越来越小。例如: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制造业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零部件和生产的各个阶段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可分性,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从一个国家内部拓展到全球,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消除了地域的差异。现代工业社会下的生产过程的分散,相应的运输、通讯、金融等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信息系统的网络化,使空间与时间的重要性重新定位,空间的重要性在降低,位置不在决定一切,信息技术使地理位置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时间的重要性在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日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
"把需要的信息在正需要的时刻送到正需要的地点,以消除时间的浪费 "。这是一种从电子商务原理方面对电子商务的定义。王可研究员针对工业时代著名的"零库存(Just in time)"生产原理,提出了在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原理:王可认为:如果说在工业化时代,"零库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天条",那么,在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原理则是信息化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守的天条,是新时代的生意经。以年为一个计时周期是农业社会的写照,因为农业生产大多是在秋收后才结束一个生产周期,进入消费阶段;工业社会步入了以月、周为一个生产周期的时代,人们在获得月工资或周工资后,可以马上消费;信息社会进入了以小时、分钟计时的时代,电视直播是传媒的及时生产,借助网络建立24小时*60分钟的服务方式。工业时代的竞争规律是"大吃小",网络时代的竞争规律将是"快吃慢"。 "位置决定一切"。信息技术使地理位置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在网上的虚拟位置决定了一切——它是接触顾客的新方式,同时也是新的大流量信息的聚集地。
二、创新永远是根本
市场竞争中对于"争先"的重要性比做体育竞技中的"第一"。因为人们在头脑中对于"第一"较容易记住,例如,人们多能回答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可对于世界第二高峰在哪个国家是哪座山峰知之不多;人们知道是哥伦布第一个发现了新大陆——美洲,而第二个登上美洲的是谁却无人关心。有人计算过,第一进入消费者心理的品牌,要比第二位是市场占有率高出一倍以上,而第二位又比第三位要高出一倍多。
网络经济下,由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使得各类企业的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再加上网上消费者数量的相对偏少,造成网络企业主要是争夺"注意力"和"眼球"。因此"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成为电子商务业界的法则。要争夺"第一",要求企业对市场细分再细分、模式上创新再创新、服务上完善再完善、应用上便利再便利、技术上先进再先进……。
只有第一才能生存,但坐在头把交椅上,又会高处不胜寒。1998年首次入围世界500强的微软公司,曾一举摘取了利润回报率榜的冠军,1999年的利润以31%的速度递增,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比尔 盖茨一再警告:"微软离破产永远只差18个月"。因为世界的脚步在不断加快,只有速度足够快的企业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任何新的信息,方法,想法,操作模式,产品,服务都能非常容易地传播给竞争者,新的事物一旦出现,将很快成为过去,只有时时刻刻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和对手拉开一段距离。因此在电子商务时代,创新永远是根本。没有创新就会立即被人抛弃,使得这场竞争在倍增与互动作用之下,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优胜劣汰的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想象。电子商务使经营活动更直接、更频繁,企业的竞争模式不断翻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新。
传统经济中的品牌战略,在电子商务时代也受到了挑战,可口可乐、麦当劳这些响当当的世界名牌是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苦心经营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跨国公司。而互联网在美国短短几年中,就戴尔、亚马逊等年轻公司的事业推向了顶峰,成为美国人心目中非常熟悉的品牌。国际互联网这种特殊环境的力量为这些"非常品牌"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互联网将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时代。
三、未来的组织结构将是扁平化、网络化的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海尔集团的运行模式不应是一列火车,加挂的车厢越多,车头的负担越重;而应是一支联合舰队,各个舰船都有一定的战斗力,各部分之和又大于整体。"
实行层级管理有益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但这种组织结构严重阻碍了企业决策层与第一线的顺畅沟通,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反应速度和信息传达的准确性。特别是企业面对变动频率越来越快的市场需求和某些突发事件时,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将决定企业在竞争中的状况。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总裁——副总裁——中心主任——地区总经理——分公司经理——县级办事处主任——一线人员等7层之多。而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在改造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时提出:"从我到一线员工不能超过4层。"
这是因为,工业化的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在专心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但是局部效率的提高,有时会以牺牲整体效果为代价。由于技术的革新和变更,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已经不再向从前那样成为制造企业的竞争核心,企业要更多地考虑按照客户的需求定制产品。竞争的压力要求各个企业能对周边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这意味着从前主管发号施令、中层管理人员负责执行、普通员工由部门分管的等级管理体制将不复存在。借助于信息技术,通过实现信息共享、规则共享、方法共享和经验共享,以及操作自动化和控制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它使少数人甚至一个人就能完成以前由许多人分工完成的复杂任务,并大大减少了组织层次。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以使企业能通过网络及时而准确地从外部获得信息,不失时机地开拓市场。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和组织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不可能再合理存在了,扁平型、网络状的组织有利于更果断的决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