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费升级促使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商品的附加值,用户的消费行为和购买触点都在不断发生变化,需求变得无限多元、快速迭代。在新消费的倒逼下,零售的特征也在持续改变,呈现出以下三个女性化突出的特点。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语言,比如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单词都是分阴性和阳性的,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性别上是有区分的。有一次跟一个做电子商务多年的朋友聊到新零售的话题,我说新零售的特点是追求体验式消费、强调性价比、注重社交化的情感交流等,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他一语点破:这都是女性特征。
回溯零售发展的历程,我发现零售确有女性化的趋势,而互联网等新技术就是驱动这种改变的底层力量。
新特征:零售开始女性化
消费升级促使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商品的附加值,用户的消费行为和购买触点都在不断发生变化,需求变得无限多元、快速迭代。在新消费的倒逼下,零售的特征也在持续改变,呈现出以下三个女性化突出的特点。
1、追求叠加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体验经济正在兴起,也对零售有了更高要求。女性更适合体验经济,因为相较男性,女性更加感性,更长于体验。
首先,追求产品的体验。女性在购物上天生比较精明,她们注重产品的体验和品质,对生活质量有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商品“能用”,还希望商品“好用”,甚至能带来“享受”,最好还别太贵。
其次,追求服务的体验。女性天生细心、敏感、情绪化,一项贴心的服务可以让她热泪盈眶(比如买衣服送一束玫瑰花或一张暖暖的祝福卡)。“亲,包邮哦”,淘宝、天猫的客服用语自有其情感需求。
最后,追求消费的体验。女性都渴望消费的过程要有档次、有品位,最好可以满足其虚荣心。“把老娘伺候好了,买买买,怎么剁手都不是问题”,冲动消费也是司空见惯了。
2、重视情感链接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多愁善感,润物无声。很多针对女性的消费品之所以能备受追捧、获得溢价,就在于其给消费者带来情感享受和情感归属,通过这种情感体验提升品牌的用户体验。
一方面,在消费过程中,女性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甚至被宠爱,情感链接会成为商业的驱动要素。专注于时尚女性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网站蘑菇街,通过“每天至少爱一次”的整合营销传播活动,巧妙把握购物和爱情之间的微妙联系,主打感情牌,将女性粉丝牢牢地拴住。
另一方面,沟通是女性的天性,女性更愿意与他人交流、沟通、表达情感。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更加解放了女性,整个社会更加注意到女性的表达和女性的意愿。社交零售的崛起也是抓住了这个趋势。
3、具有偶像情结
目前,娱乐圈的小鲜肉、萌大叔、长腿欧巴等身价水涨船高,甚至已经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女性喜欢。
女人追星的狂热有增无减,无数商家都是利用这个特点大做文章。主要定位是女性用户的vivo、OPPO手机,通过请李易峰、彭于晏、陈伟霆等当红小生做广告笼络了一大批女性粉丝。据大数据调查显示,vivo手机女性用户达68.7%,OPPO手机女性用户达74.3%,并且忠诚度非常高。
偶像的力量给零售带来的商业价值不可小觑,刘涛晒单购了一款1098元的玛汐羽绒服,结果获得点赞10874个、评论2501条,导致该款单品UV增长300多倍。京东开通了明星晒单推荐的功能,包括范冰冰、林志玲、刘涛、鹿晗等几十位明星用户在购物圈里晒单,带来十几万用户的点赞、评论,最终转化为十几万单关联跟随购买。京东调研数据显示,在“00后”用户中,尤其是女性,因为明星的推荐而选择购买商品的比例高达29.5%。
零售心法:得女性者得天下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不断提升,在家庭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零售只要占据了女人的心,就能取得竞争性的优势。
《中国妇女》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3/4的女性掌握着家庭财政大权,成为购物的中坚力量。因此,新零售必须抓住女人的情感诉求和场景体验,“抓住女人的心,才能抓住女人的钱包”。
如今,除了在服饰、珠宝、化妆品等消费领域女性成为消费主力之外,在家居、食品、日用品等零售消费领域,也掀起了一场女性消费的主张。
《2016年女性财富管理报告》显示,过去30年,女性平均收入增长63%。同时,有超过八成的家庭消费由女性做主。
“女权力量”正在崛起——女性对家庭开支使用拥有强大的话语权:购买服饰、化妆品的话语权均为88%,购买家居用品的话语权为85%,休闲旅游为84%,母婴产品为69%。毫无疑问,女性的消费市场潜力要远大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