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厉害了强东哥,最近双11卖的火热,京东也是爆出业绩猛涨,看看东哥的笑容,就知道双11卖的不错。东哥也是频繁亮相,先是接受央视独家专访,而后又亮相第三季财报会议,曝光率十足。
双11刚过,京东就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期内京东实现净收入6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净利润达2.690亿元,这意味着京东第三季度已经赚钱了。
京东财报的几个亮点:
第三季度GMV达到1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领先于同行增速的2倍。阿里巴巴不再公布GMV。
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6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超过华尔街预期。
9月份,京东和世界最大的家族私有烈酒厂商百加得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京东成为百加得在中国的线上零售战略合作伙伴。
9月份,京东与中国领先的个性化新闻资讯分发平台今日头条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10月份,京东和沃尔玛的战略合作陆续落地。沃尔玛山姆会员旗舰店独家入驻京东平台,沃尔玛全球官方旗舰店入驻京东全球购。
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东在全国运营254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550万平方米。
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东第三方平台共有约11万个签约商家。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东共有115811名正式员工。
总结:业绩增长很快,也开始赚钱了。
就凭这点,让国美苏宁永无翻身之日?
在京东财报会上,刘强东再次语出惊人,这次又是国美苏宁无辜的躺枪。东哥说只要国美苏宁改变不了他们的成本结构,他们永无翻身之日。如果盈利是建立在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毛利率的基础上的话,只能说明这家公司是没有竞争力的。
刘强东表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保持行业毛利润率多得多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盈利。目前,京东的毛利润率均大大低于任何线下的顶级零售商。
对此,躺枪着国美今日做出回应:成本结构与业务结构完全属于两个概念,国美融合线上、线下客户端的全渠道销售、全零售经营战略,更加符合消费者对于消费体验的需求,友商的说法纯粹为一孔之见,不应误导公众及投资者。
国美称,单纯以成本结构否定实体零售的态度恐难以站住脚。据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全国网上零售额34651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目前,实体零售在中国仍占主导地位。
苏宁无声音,国美回应的气势也不够强,这是实体零售式微的表现吗?自从2012年,京东发出价格大战后,京东发展迅速,国美苏宁可谓是节节败退,在线上,国美苏宁和京东已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了。
京东早就开始赚钱了?
刘强东在双11前接受央视独家专访,谈到京东的一些发展问题,特别是对于京东一直处于亏损烧钱这个敏感话题,刘强东表示京东早就开始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