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伊琍应该是那类反而被偏执成就的人:她只演自己认同的角色,独立自主、内心强大;她选择硬邦邦地同网友开战,捍卫自己“母乳妈妈”的自豪;对于婚姻,她说自己初心仍在,没有一刻想过放弃。...
大一时,马伊琍和同学一起接了个剧:两个女孩在饭店点了20块钱的菜,结账时却被收取2000元。按剧本要求,接下来她们应该束手无策,放声大哭,然而马伊琍怎么都哭不出来。“为什么要哭?不是应该去告他们吗?”
怎么联想伤心事也没有用,最后老办法,往眼睛里点甘油。同学疼得眼泪马上就掉了下来,马伊琍也疼,然而她干瞪着眼硬撑,眼里布满血丝,却无一点泪水。
那一年,她不过18岁,却已经不相信眼泪:如果凭借理智就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为什么还要一任情感宣泄?
这个演员演了20多年戏,令人印象深刻的尽是些独立自主、内心强大的角色。相比哭戏深入人心,甚至被称作“中国最会哭的男演员”的丈夫文章,我们很难想起马伊琍哭的样子,她似乎只有笑与不笑两种神态:她的方脸与短发令她在不笑的时候有着独当一面的威严感,而一旦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露出不算整齐却平添稚气的虎牙,像一不小心露出了没藏好的小女孩姿态。
现实中,马伊琍一直以成熟智慧著称。在“马司令”这个名号被文章人前人后叫响之前,她在剧组被称作“小马哥”,而最亲密的朋友会叫她“老马”。参加电视访谈,主持人李静对她的印象原本还只是“比同龄人都成熟”,节目做完,则由衷感慨“马伊琍长了一双一下就能把男人看透的眼睛”。朱亚文跟她合作《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最大的感慨就是马伊琍堪比一本百科全书:无论演戏或者生活,聊到什么话题她都能侃侃而谈,“张口就来,不仅能告诉你原因,还会提供她的态度。”
差一点,我们就真的以为这样的人没有眼泪。文章出轨后,除了一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马伊琍的微博若无其事,继续分享女儿成长故事,探讨科学育儿经验,以及推广打拐等公益活动。唯一一次提到自己大哭,是多年的闺蜜出嫁,原因是感动。
直到《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热播,她写长微博向观众解释拍戏同时需要为小女儿哺乳,作为一个背奶妈妈,“身形微微水肿,腰有点粗,胸部明显下垂,请你们理解。”也是在这篇长微博里,我们终于看到马伊琍的眼泪:她说自己产后抑郁,长期缺觉,忧心忡忡,终有一日“在房间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自责说自己是个不合格的母亲!哭了很久很久。”时间是“产后快满两个月的一个下午”。
这或许是她在公开场合流露软肋的极限,却也并非她的重点。除了解释剧中角色,她仍在积极交流一个背奶妈妈在工作的同时坚持母乳喂养的心得。“明星好像需要在微博上展示自己各种美的照片,但我觉得我不是明星。我只是把微博当做一个可以公开的私人空间,说自己真实想说的,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别人,同时还可以收到真实的反馈。”马伊琍对腾讯娱乐解释。
剧本刚看过第一集,马伊琍就决定接下《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故事大概是一部都市丛林里的白领谋生记:女主角当然算不上什么完美女性,野心勃勃,聪明强势,面对生存竞争有自己的策略与技巧,也尽可能保留善意与温情。但马伊琍说,她不喜欢完美的角色,“太一成不变了。如果什么都好,那她就不该再发生什么事情,那多没意思。我喜欢潘芸,因为她真实,真实才有力量。”
这个演员长了一张正旦的脸,端庄大方,不笑的时候拒人千里。这样的脸往往被划归到那些专一婉顺的传统女性,比如在上戏学表演课的时候,她总被分配到四凤之类的角色。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她当年的表演课成绩全班倒数第二。她那时还不懂表演,只知道自己演不来悲悲切切的女孩子,当年风靡一时的《大长今》也令她非常讨厌:“哪有女人窝囊成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