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互联网 >> 观点经纬 >> [专题]电子商务

差异化突围 社区商业未来转型之路已经开启


[ 中国品牌总网      更新时间:2014/11/22  ]     ★★★

        摘要:社区服务是电商不能完全覆盖和提供的。在今年保利举行的一次社区商业招商活动中,除了一些超市购物类商家,出现得更多的则是餐饮店、洗衣店、发艺工作室、皮具保养店、社区门诊等服务性商家。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社区商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比如餐饮店就是电商平台无法提供的服务,而洗衣店、理发店、社区门诊等更是天猫、京东等电商无法企及的社区产品。

     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天猫销售量超过500亿元,电商对于传统商业的冲击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不仅是大型商场和综合体,以服务社区生活为主的社区商业也感受到威胁,对于电商和综合体的双重夹击,社区商业该如何突围?

  社区商业差异化突围

  “居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消费需要在社区商业里实现,未来这个比例还将持续上升,甚至达到2/3。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社区商业仍然大有可为。”在华西城市与房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温利阳看来,电商销售的产品更多是标准化产品,比如电视、衣服、箱包等,而社区商业未来的定位应该是教育、医疗、生活等服务性产品的提供。

  社区服务是电商不能完全覆盖和提供的。在今年保利举行的一次社区商业招商活动中,除了一些超市购物类商家,出现得更多的则是餐饮店、洗衣店、发艺工作室、皮具保养店、社区门诊等服务性商家。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社区商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比如餐饮店就是电商平台无法提供的服务,而洗衣店、理发店、社区门诊等更是天猫、京东等电商无法企及的社区产品。

  其实,开发商也在积极研究社区商业的形态。成都一开发商负责人表示,目前房地产开发竞争激烈,一个项目往往住宅部分售出后能保本,就赚一个商业,因此如何盘活社区商业也是开发商未来的利润追求所在。

  把“服务”功能做到极致

  其实比较社区商业和电商的区别,就可以发现社区商业与客户的“零距离”带来的便利性是电商无可替代的,因此不少发力升级换档的社区商业地产,也正把目光聚焦在“最后一公里”的概念上,通过打造体量适中、特色突出、位于多个社区核心位置的社区商业,以丰富的业态组合,便捷的吃喝游乐休闲生活服务,覆盖各年龄层段,把握所在区域的常态消费,促进商业和住宅以更良性的形态融合发展。

  万科社区商业已经提出了“最后一公里”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的商户包括生鲜便利、蔬果配送、特色餐饮、儿童托班、社区诊所、艺术培训、健身会所,衣食住行、生活所需无所不包,从小孩到老人都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

  目前,包括万科、蓝光、华润等品牌开发商打造的社区商业街,大都包括高达80%的餐饮娱乐规划,同时结合休闲商街与配套商业。以商业广场为核心,打造餐饮区、咖啡馆、酒吧、新型邻里超市、人文休闲等以服务为主的商业形态。“比电商更加接地气,是开发商在做社区商业时强调的差异化理念。”在温利阳看来,如何把服务做到极致,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是制胜关键。

  未来转型之路已经开启

  事实上,去年成都开发商已经开始这场转型之路。蓝光地产开发的全新商业地产红街、耍街系列,其体验式的社区商业模式亮相伊始就引发业内外的强烈关注。“以蓝光为首的社区式商业,如红街、耍街系列顺应成都人消费习惯的传统与变化,既要区域中心的地段价值,也要成熟商圈的商业价值,周边稳固的消费群不少于20万。同时商业更开放,更具吸引力,消费频次更高。”蓝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的社区商业将更具活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体验式社区商业恰恰是成都人最喜欢,也是最稀缺的商业地产物业形态。社区商业无疑充满了利润的想象空间,有业内专家甚至打了个比方,像蓝光、保利、万科、龙湖等品牌开发商,旗下开发有数十个不等的项目,拥有至少10万-20万的住户、约100万的社区人口,如果每人每月在社区内消费1000元,便可在社区内产生120亿元的商业收益。

  显然,在电商时代冲击下的商业地产,作为成都商业地产领军企业的蓝光、保利等率先发现了新的兴趣点。而体验式社区商业模式转型能否转换成持久的业绩增量,一切仍然有待时间和市场检验。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双十一最大黑马是谁?找抽的那一位...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APP已死,服务永生:面膜微商为何被...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