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君虽然经常嘲笑证监会的各种政策,这说明老虎君对这个机构“爱得深沉”,所以要求高。
但换个角度说,如果考虑到实际情况,证监会有很多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比如最近提到的股权众筹,有一些小故事,可能让你了解到,作为前沿金融监管者的证监会更为丰满、亲近的形象。
在上周五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有这样一组问答:
问: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曾表示正在制定股权众筹的相关监管法规,请问最新进展情况如何?
答:目前,我会已完成多轮行业调研,股权众筹融资的相关监管规则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中。
这是官样说法吗?不是。老虎君找不到证监会的人来解读,但有一则小故事,可以显示出在股权众筹这样的前沿问题监管上,证监会到底是什么态度。
这一则故事的主人公也许有人还记得。2013年,曾经有一家叫“美微传媒”公司在微博、淘宝上售卖股份,众筹融资。
当时新浪的描述是:
通过在网上售卖原始股权而沸沸扬扬的美微传媒,最终以被证监会叫停的方式结束了这样一场“闹剧”:美微昨日公开承认不具备公开募股主体条件,退还通过淘宝等公开渠道募集的款项。
后来,美微传媒创始人朱江复述了这一情节,透露了比“叫停”两个字丰富得多的故事:
朱江决定创业,但是拿不到风投。
“我的微博上有许多粉丝一直在关注着这事,当我说拿不到投资,创业启动不了的时候,很多粉丝说,要不我们凑个钱给你吧,让你来做。我想,行啊,这也是个路子,我当时已经没有钱了”。
朱江2012年10月5日开始在淘宝店里上架公司股权,4天之后,网友凑了80万。
“这让我认识到社交媒体力量的可怕,之后我就开始真正地思考这件事情了:该怎么策划,把融资这件事情当做一个产品来做。”
于是,朱江在2013年2月开始在淘宝店上众筹。
“大概一周时间,我们吸引了1000多个股东,其实真正的数字是3000多位,之后我们退掉了2000多个,一共是3000多位投资者打来387万,……目前公司一共有1194个投资者。”
好了,朱江创业的故事讲得足够多了。下面是关于证监会的肉戏。
“钱拿到之后,在上海开了一个年度规划会。我的助手接到一个电话:你好,我是证监会的,我想找你们的朱江。”
“刚开始我很坦然,心想为什么证监会会出来管?去证监会的时候,一路上心情很轻松,但在证监会的门口,我突然心情沉重起来了,应该是门口的石狮子震慑住了我(门前俩石狮子的钱没白花),四个月时间里,我们和证监会一共开了九次会”(显然延续到了媒体说的“叫停”之后)
“我的律师在北京很有名,通过代持协议达成了这么多投资人的方案。这样协议没有样板,都是一行行给我打好的,律师告诉我,他做的这个代持协议,主要是针对工商、税务和公安做的,没想到是证监会来管我,这是最为开放的一个部门,我的运气很好。”
“第一次会议上我就诚恳地认错,反省自己法律意识淡薄,证监会的领导说我一点都不淡薄,整个法律文件写得相当专业,不是法律意识淡薄的人写的。接下来的八次会议讨论的事情,就是之前的那张代持协议是有效协议还是无效协议,证监会联合多家部门,给我们公司的帐都翻了一遍,”
“证监会干的让我觉得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是给1194个投资人都打过电话。一半的投资人接到电话就直接挂了,都以为是骗子,在群里说,今天遇到骗子打电话来说是证监会,要来了解美微传媒,我告诉他们的确是证监会在调查。”
据朱江描述,证监会重点问了所有投资人两个问题:第一朱江有没有承诺你保本?第二,有没有承诺每年的固定收益率?
当然,朱江后面还能站着讲这个故事,说明这两点都没碰。
在这个事情处理完之后,证监会后来又找到朱江做众筹的调研。在目前的法规下,有两条红线不能碰,第一是向非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第二条是不能超过200人。按照现有法规,朱江的公司两条都不满足。
但是,这家公司仍然在开办,并且得到鼓励。
“那么,证监会的领导是怎么跟我们讲的呢?领导跟我说:朱江你要相信,政策不可能走到你运营之前,你现在能干的事情就是继续往前走,保持你的合法经营,保持公开、透明的这种经营状态往前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