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北四环的北京远洋未来广场是远洋地产自主开发、经营的首个商业项目。但建筑面积仅为6万平方米的未来广场与万达广场、大悦城等大型购物中心相比,在体量上毫无优势可言,“微型”的未来广场面临诸多挑战。
如今的购物中心面临着巨大变革,电商的出现使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微信、微博、App、O2O等新模式为商家带来了新的营销渠道,但也使各家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远洋未来广场总经理吴瞳看来,购物中心在利用新模式的同时还需使各品牌商意识到其重要性,这样才能合力形成“拳头”。
创意品牌打头阵
位于北四环的北京远洋未来广场是远洋地产自主开发、经营的首个商业项目。但建筑面积仅为6万平方米的未来广场与万达广场、大悦城等大型购物中心相比,在体量上毫无优势可言,“微型”的未来广场面临诸多挑战。
在吴瞳看来,目前中国的购物中心同质化非常严重。未来广场将购物中心核心人群定位于28-35岁之间、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吴瞳表示,运营团队甚至不把未来广场称之为Shopping Mall,而是提出了一个新名字——购物花园,或者是Shopping Park。未来广场无论是商场内装还是商铺装修,希望体现出来的是轻松、惬意的购物环境。
为了打造自身特色,避免过度同质化,未来广场另辟蹊径。招商初期,未来广场遍寻北京大街小巷,从南锣鼓巷、五道营、798这些比较有创意的地方挖掘好的生活创意品牌,并最终引入了青瓷故事、肚脐眼、DOUTOWN等特色品牌。在吴瞳看来,这些品牌不仅符合项目定位,为项目带来可观业绩,形成了特有的气质,同时,项目也为这些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创新的购物体验。
与品牌商合力成拳
如今,各大商业项目纷纷推出App、官方微博、微信平台,投入O2O的怀抱,这些新手段为商业项目带来了新的营销渠道和经营方式。在吴瞳看来,目前在培养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过程中,品牌商对于新手段的接受程度也成了拓展新方式的一大因素。
吴瞳表示,电商对于传统零售形成了一定冲击,但并不能取代传统零售,所以传统商业项目面临着革新,未来电商与实体零售互相结合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发展方式。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多数电商都是在“赔钱赚吆喝”。在吴瞳看来,“拇指消费”已逐渐成为一种消费趋势,手机成为消费的另一途径,但传统零售在“触电”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品牌商的认可将会产生巨大阻碍。各种新模式多数需要在后台与品牌商合作,尤其是最近流行的支付宝支付等手段尤为需要品牌商的支持,为品牌商“洗脑”成了不少商业项目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吴瞳认为,单体商业项目凭自身能力很难与电商抗衡,必须得到品牌商的互动与支持,只有多数品牌商意识到新模式、革新时代的到来,大家才能聚集成合力,形成抵抗冲击的“拳头”。
社区Mall细分市场
快消品牌、少淑品牌、餐饮娱乐休闲业态成了现在90%以上的购物中心组合。目前,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都在效仿这种组合,毕竟这是一个成功的模式。但这种模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并非“万金油”,购物中心的“组合”并非组合品牌,而是组合区域需求,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被市场肯定。在吴瞳看来,细分消费市场,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007年之初购物中心刚刚兴起,2008-2009年开始大踏步前进。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购物中心将突破4000家,竞争的激烈不言而喻。吴瞳表示,由于资源非常有限,西单、王府井、三里屯这样的国际知名商圈少之又少,辐射全城的购物中心将成为历史,服务于周边几公里社区居民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将具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在吴瞳看来,未来购物中心需要注重细分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购物中心做出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进行主题化经营或能有效避免惨烈的厮杀。在日本等发达市场,细分市场的购物中心已取得了较好的市场认知。而像未来广场这样的微型购物中心,重视满足周边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产生的情感消费链将为商场带来发展。
但吴瞳同时指出,如何对市场进行细分,准确把脉市场定位对各商业项目而言将是不小的挑战。
作者/来源: 北京商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