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微信跑赢灾区通讯竞赛 信令争夺再引争议


[  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13/4/23  ]    

中国品牌总网:一夜之间,微信从被运营商指为“抢饭碗”的对象,摇身变为在芦山地震灾区对外传递信息最靠谱的通讯工具。

    作为三大移动运营商的联通和电信,在地震发生后约两个半小时,就相继通过四川分公司的官方微博向用户建议,尽量用微信和灾区民众取得联系。

    本报在灾区进行报道的记者证实,在电话与短信无法进行正常通信的情况下,微信成为与后方保持畅通联系的最重要工具:来自灾区的文字、图片甚至视频,源源不断地通过微信迅速将一线灾情传递到后方。

    专业人士分析称,本次地震灾区通讯竞赛中,微信比电话和短信更靠谱的原因,实际上与运营商在同等条件下,对于基站资源的分配有关。

    “在给定的基站资源下,运营商如更多地将资源按比例分配给微信,那其通讯能力就会更好,”游友移动创始人李剑波对本报记者称,“但当运营商的基站资源更多地向微信倾斜后,同一基站的电话通讯就会相应地受到影响。”

    李剑波在创业前曾在国内某大型通讯供应商工作,对基站资源有较多专业研判。他进一步对本报记者分析,微信在灾区比电话更畅通的情况,对于此前可能没有接触过微信的部分当地受灾民众来说,可能并不公平。

    从今年初开始,微信与运营商在收费问题上的争议背后,实则围绕着一个专业名词展开:信令。所谓信令,就是在电信网的两个实体之间,传输专门为建立和控制接续的信息。

    “两个用户之间打移动电话,基站通过信令寻呼找到用户,并告诉用户对其分配了哪些资源,何时可发起连接等等,”李剑波称,“而手机则需要向基站回复的内容,也通过信令传递。”

    而在同一基站下,信令资源是不变的。李剑波称,无论用户选择电话、短信或者微信等任何通过基站传递的通讯手段,其对信令的需求则是必须的,在其情况下,就产生了抢占信令资源的问题。

    “由于微信会频发地向服务器发送心跳包,告知其目前的状态,所以导致了对于基站信令资源的频繁占用,”李剑波解释,“而相同情况下,两个用户间打电话,只需在拨通时使用信令资源,此后无论通话时间多久,都不会产生对信令的开销。”

    一位供职于华为的技术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从华为的提供基站技术来看,打电话所消耗的基站资源与发一个微信内容所消耗的基站资源是接近的,而且微信采用的UDP包,在同等基站资源下,其用户容量也确实会比电话用户要大一些。

    “好比两个人每顿的饭量差不多,但一个人每天要吃十几顿,另一个只吃三顿,因此每天前者对资源的使用就要大得多。”上述技术人士比喻。

    “瓶颈是基站容量,”一位就职于高通的业内人士也对本报记者分析,“由于语音信道较少,但灾区可能还是打电话、发短信的用户较多,所以在电话阻塞的情况下,使用3G网络通过微信传递消息就显得较通畅。”

    李剑波在地震后向公众建议,尽量不要使用3G网络接入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以使电话用户更公平地获得有限的信令资源。这条建议曾被李开复等IT知名人士转发。

    但部分人士并不认同李的建议,认为既然微信畅通,就应该鼓励更多的用户使用微信而非电话进行通讯。

    事实上,联通和电信四川分公司的官方微博,也确实在地震发生后不到三小时,就建议灾区人士多使用微信和微博传递消息,“把电话通道留给最紧急的人”。

    但李剑波和IT人士项立刚都认为,多用微信就意味着将挤占电话在基站内的信令资源,所以鼓励多用微信,恰恰会进一步导致电话的接通率走低。

    “运营商是为了保障通讯的,灾区的现实情况显示微信确实畅通,而运营商此时就被迫鼓励更多用户使用微信。”李剑波如此分析上述官微的发布原因。

    因此在基站资源给定的前提下,运营商对资源的分配就显得格外重要。

    “运营商如果能评估微信在受灾群众中的普及程度,那对于合理分配基站资源将极为重要,”李剑波称,“如果微信、微博等真的在受灾者中很普及,那将大部分基站资源分配给它们就没有任何问题,但若受灾者对电话和短信使用更多,那应该首先满足他们的通讯需求。”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李宁库存高企借电商低价促销 ...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富士康内部瑕疵品库存或已达800万部...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