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经典 >> 人物专访

任仲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中国命运


[  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7/10  ]    

   中国品牌总网讯: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  
 
  ——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0周年之际

  任仲平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诞生20年了。

  20年可以成就什么?一个婴儿,将长成健美的青年。一片土地,可以收割几十季满仓的喜悦。一项发明,可能创造巨大的财富和更适意的生活。而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制度变迁进程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20年里给中国带来的一切,远远超出了寻常的想象。

  1992年,从年初小平同志一路南下,发表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到初夏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讲话,再到秋天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济改革终于摆脱了计划经济的羁绊。2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场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展开的新的革命,奠定了当代中国新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新的飞跃。20年,它重塑了13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影响着整个世界的走向。

  (二)市场经济,一个令中国人百感交集的名词。

  一个世纪前,当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时,日益走向垄断的资本主义正遭遇世界范围的空前危机。市场扩张的资源掠夺,竞争导致的贫富分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价值取向,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近一个世纪中,市场经济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印象大都是负面的,它甚至一度被形容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万恶之源。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打开国门,震撼于世界巨变的中国人,才第一次静下心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重新打量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配置。借助利益激励、供求变化、价格波动、自由竞争等机制杠杆,市场把有限的人、财、物以最优化的方式分配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实现效率提高和财富增进。依靠市场经济,“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完善市场经济,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段时间里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得上风。

  历史的辩证,正体现在人们对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之中。当时间走到21世纪的门槛前,曾经把市场经济看成“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的中国人,现在要向市场经济招手了。

  (三)从零公里处起步,中国的市场经济之路,就不是阳光普照的坦途。

  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事实——2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市场经济”写上社会主义旗帜,它所遭遇的不只是国内深受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束缚的人们的忧惧,更有在市场经济道路上走过几百年的西方政治精英的质疑。

  这是不得不重视的“忠告”——1991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曾这样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有人预测,“中国这么做,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扼杀市场活力,就是市场经济演变社会主义制度”。更有人断言,“搞了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20年过去,当年的预言依然张贴在历史的里程碑上,反衬着一条崭新道路的艰辛与辉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发展公式嵌入当代史,激活了中国经济,激发起亿万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这2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正从百姓的愿景一步步化作现实。

  这20年,中国昂首加入世贸组织,跃居全球最大出口国。伴随着非歧视、透明度、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等世贸原则渗入体制机制,我们成功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更加响亮。

  这20年,全国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市场体系茁壮发育,走向统一开放,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国企改革攻坚克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渐次突围,财税、金融、外贸、农村、投资、社会保障、资源价格、垄断行业等领域的改革步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这20年,我们从短缺走向充裕,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和实惠,更带来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人员自由流动、发展机会增多,以及平等、竞争、效率、规则、法治等市场意识的苏醒……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只是像邓小平所断言的那样“不存在根本矛盾”,更在相互的化学反应中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20年过去,社会主义不仅没有被市场经济“和平演变”,反而在市场繁荣、经济飞跃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尽管对这条道路的质疑尚未烟消云散,但是,铁的事实反复印证着一个坚定的判断——“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

  (四)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

  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为资本主义灭亡后的未来社会提供详细的蓝图。他们只是粗略地设想,未来的社会将实行计划经济,商品货币关系将逐渐消失。

  苏联一度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经济,在新中国开创者们的脑海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以苏为师”,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容置疑的理论原则。

  今天回头来看,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从1956年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中就已初现端倪。然而,“一大二公”观念的重压之下,“三自一包”的小草无法抬头;“体制下放”的向下分权,不时遭遇“一平二调”的台风横扫;反复出现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有如昙花一现,“放—乱—收—死”的魔咒始终挥之不去……思想观念的僵化、认识水平的局限,让种种尝试都只能是计划经济框架下的修修补补。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终未跳出苏东国家经济改革模式的“上限”。

  经济体制的弊端与政治运动的冲击,不仅窒息了市场经济的发育,甚至令计划经济本身也难以为继。多年的计划经济虽然打下了共和国工业化的基础,但二三十年过去,中国经济仍然是短缺的经济、贫困的经济、僵化的经济。

  一个被人们反复引用的事例是,沈阳有两家厂,一家变压器厂,归机械部管;一家冶炼厂,归冶金部管,变压器厂需要的铜由机械部从云南等地大批运来,而冶炼厂生产的铜由冶金部分配到全国各地。一墙之隔的两家企业不能横向联系,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那时的《人民日报》曾刊发一幅漫画:某家企业为了买打字机,坐火车到北京来请示,相关部门领导办公桌上的文件堆起厚厚一摞。

  危机,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变革,指向经济活动的最关键环节——资源配置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破除思想迷信,坚持实事求是,整个中国的精神状态为之一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日益兴旺,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商品经济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中国在摸索中向市场经济一步步靠拢。

  发生在1992年的决定性转折,给改革开放后持续14年的计划和市场的争论画上一个句号。党的十四大郑重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明确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创新;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进入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时期……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打开了现实的大门;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确立了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奏响了改革大业最激荡人心的恢弘乐章。它不仅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径和走向,更造就了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

  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顺着这条轨迹,今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单兵突进的初始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经济制度创新与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相互交织、相互支撑。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正驶向更深、更远、更壮阔的海面。

  (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创新。

  究竟是背弃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从孕育之日起就面临着这样尖锐的拷问。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优土合并后流失首位高管:土豆COO王...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黄奇帆:薄熙来王立军事件影响重庆...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