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经典 >> 人物专访

任仲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中国命运


[  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7/10  ]    

 

  马克思、恩格斯的确曾经预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全社会有计划的生产将取代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列宁也的确曾经强调,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但是,“在将来某个特定环境中,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作为秉持科学态度的理论家,马克思从来不曾将理想彼岸的目标,强加给还在现实此岸的人们。作为实事求是的革命者,晚年的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他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就主张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伟大,在于他兼具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那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解放思想的勇气。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反对以理想取代现实,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为市场经济的引入奠定了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对抽象意识形态争论的釜底抽薪。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南方谈话,撕掉了长期以来贴在市场经济身上的资本主义标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道经典著作上找不到答案的“世界性和世纪性难题”由此破题。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新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回答。它驱散了缠扰众人心头的迷雾,解开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大问号,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为丰满,更加鲜活,更具时代性。

  (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大亮点。

  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照搬过本本,迷信过教条,走过不少弯路。高昂的学费让我们警醒: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强国富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走自己的路,谈何容易。每一步创新,都面临着保守僵化的教条和超越阶段的激进的双重挑战;每一次突破,都曾遭遇继承和发展、现实与长远、渐进与闯关的两难选择;每一项决策,都可能要触动既得利益的奶酪,迷失于“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众口难调。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经济的发展,会不会蚕食社会主义的公平?市场失灵和政府滥权,哪一种风险更大?效率与公平,孰轻孰重?怎样才能实现双赢而不是双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正是在与诸如此类棘手问题的遭遇战中向前推进。唯其卓绝艰难,更彰显意义重大;越是错综复杂,越需要智慧高超。

  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掀开了当代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幕。20年来,始于经济领域的破冰,在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激起巨大回响,为全方位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动力:转变政府职能,维护公平正义,构建法制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牵引力;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让经济发展惠及更多民众,和谐社会建设是市场经济推进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

  如果说,20年前的巨大转折,是从僵化的理论中振兴了社会主义,那么20年来的辉煌实践,则以艰难的探索刷新了人们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为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路径。

  (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大贡献。

  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装点了无数社会主义信仰者的梦乡。1848年,《共产党宣言》吹响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角。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一代代人孜孜以求,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认识千差万别。

  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挫;苏联解体,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反思。西方不少学者认为社会主义走到了尽头。然而,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理想并未泯灭,社会主义实践也不曾停止。

  被外电评为“新版中华体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破社会主义的传统经济模式,进行经济体制革新,社会主义立足坚实的大地,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让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再次得以体现。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下,西方世界开始了“为资本主义会诊”的反思,“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的声音再次响起,“北京共识”重新激活了人们对于不同发展模式、不同社会制度的想象。全球1/5人口正在履践的这场变革,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视野。

  这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抒写的重要启示:任何制度都应在不同社会土壤、不同历史条件下经受实践检验。勇于将世界文明潮流与自身发展进步结合起来,善于将现代化规律与本国国情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完全可以焕发蓬勃生机。

  向市场经济要效益,向社会主义要公平。不断完善的这一新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高点,展现了人类社会又一道壮丽景观。

  (八)“中国20年来所发生的一切,是任何计划都计划不出来的。”有人用这样的修辞,来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奇迹。

  这些“计划不出来的”的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绝非“市场经济一搞就灵”的简单逻辑所能解释。在它们的背后,凝聚着立足国情、兼容并蓄的改革发展理念,蕴藏着诸多已经总结和需要进一步总结的深层次规律和经验——

  理解两个“不等式”。中国人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论断中收获的,是思想探索的无尽勇气。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成为20年来人们不断克服思想障碍的动力源泉。

  把握两个“着眼点”。着眼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三个有利于”检验改革成效,是中国20年市场经济改革最重要的立足点。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力,释放出市场主体的无穷能量。

  坚持“两手抓”。用好市场配置资源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示出相对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巨大优越性。

  发挥两个积极性。以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为重点,调整中央地方关系,不断提高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地方发展的积极性。

  用好“两个市场”。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孕育在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统筹之中。

  构筑两个保障体系。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法律体系,构筑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络,提升国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

  防止两种倾向。坚决排除“左”和右的干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弦易帜的邪路。

  20年来,正是在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不断处理好这些两两相对的复杂关系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20年探索孕育的独特经验和驾驭能力,让我们在面对世所罕见的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问题、面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时,有了前所未有的从容和底气。

  (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0年市场经济改革,把中国经济送上了持续增长的快车道,把在现代化道路上艰苦跋涉的中国人推上了一个高峰。然而,居安思危,我们一刻都不曾忘记发展中那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风险隐患;喜中有忧,“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经济总量上去了,发展的质量却亟待提高,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弊端必须加快清除;非公经济蓬勃发展,但制约其发展壮大的制度性障碍并未完全克服,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呼声日益高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经济调节越位、市场监管缺位、社会管理错位、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政府部门亟须加快自身改革;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催生社会焦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成为社会隐患,分配关系的调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价格信号扭曲,阻碍了资源配置的优化,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

  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越往前走,触及的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越复杂,遇到的难题也越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清晰宣示了我们党对于解决这些难题的战略抉择。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深化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离“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只剩下8年时间,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妥善化解“成长的烦恼”,穿越改革深水区的暗礁和巨浪。

  (十)1992—2012,市场经济的种子撒进社会主义的土壤,其成长之茁壮、活力之旺盛、成果之丰硕,超过了所有人们当初的想象。而它在未来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同样非20年前所能具体预见。

  20年“摸着石头”一路走来,如果说改革之初,我们面对的是九曲回环的“河”,未来我们要跨越的将是波澜壮阔的“海”。让我们牢记历史的殷殷嘱托:“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优土合并后流失首位高管:土豆COO王...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黄奇帆:薄熙来王立军事件影响重庆...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