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 [专题]投资观察

富士康:三年内用100万机器人代替工人


[       更新时间:2011/8/1  ]    ★★★

        摘要:富士康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代工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厂商之一,据郭台铭透露,目前,富士康的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万人,其中大陆员工超过100万人,仅深圳就超过40万。

中国制造业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的趋势已现端倪,令人不禁想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过的“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富士康三年内引入100万台工业机器人,是否会排斥劳动力,对就业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形成压力?专家认为不必过分担忧。

五成工序可用机器人,短期不现实

7月29日,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深圳出席员工联欢晚会时对媒体表示,目前富士康有1万台机器人,明年将达到30万台,三年后机器人的使用规模将达到100万台。未来富士康将增加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以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取代工人。

富士康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代工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厂商之一,据郭台铭透露,目前,富士康的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万人,其中大陆员工超过100万人,仅深圳就超过40万。

记者由富士康对外招聘公告了解到,富士康已专门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产品处(AR),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富士康鸿观科技园,隶属于富士康科技集团SHZBG鸿超准产品事业群。

该产品处主要致力于设计制造与应用机器人生产所必需的控制器、减速器、伺服马达、感应器等关键零组件,开发制造各类型的机器人,扩大应用至精密加工﹑LCD 等生产领域。

公司计划在焊接、组装、搬运、喷漆、检测等生产现场引入机器人工作站。

公开资料显示,富士康近两年正在全国各地招揽机器人应用工程师,以维护生产线上机器人正常运转。而富士康晋城工业园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与相关学校还共建了“机器人”实训生产车间,专门培训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种种迹象均证明,富士康已将扩大机器人使用的转型战略付诸实践。

不过,在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中,工业机器人只能在部分环节取代人力。

“类似手机等高精细产品,全面应用机器人是不现实的。”一位从富士康离职不到一年的制造主管昨日对本报表示,在富士康主营的手机代工业务,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在前端的高精度贴片和后端的装配、搬运环节,在绝大部分中间制造环节,还是必须用人工。

机器视觉制造商美国康耐视有关人士指出,从理论上讲,目前大陆电子制造业50%的工序都可以用机器人替代,但实际上大规模投入机器人的资金需五年才能收回成本,且涉及到生产线工艺流程的改变。因此,即便对于成熟的电子制造企业,用机器人替代工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专家:短期冲击有限,长远有利

劳动力市场有关专家认为,工业机器人相对中国劳动力主流尚不具备成本优势,替代现象主要发生在局部工种,而且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有利于扩大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力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向本报记者指出,类似富士康使用机器人这样的事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复杂的、综合性的。从短期看未必会形成突出的替代效应,从长期看则是正面的。

“首先,从局部来说,确实会对部分劳动力产生替代效果,但是我们要看它替代的是哪一部分劳动力,可能是简单劳动力,而且正是现在供应短缺的那一部分,因此不会造成很大的失业,反而正好可以解决局部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其次,从长远来看,机器替代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单位劳动创造的价值更高,有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最终会有利于就业的扩大。”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劳动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黄任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则认为,所谓以机器人代替工人,就目前阶段的中国来说,还不现实。

“机器替代工人是一个大趋势,但它是个慢慢的、渐进的过程。”黄任民表示,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只是个别岗位由机器替代工人,并没有普及,因为机器过于昂贵。而中国代工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小,事实上很难做到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

至于如何应对短期内所可能造成的局部冲击,张丽宾认为关键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让被替代的工人能够较快转向新的岗位,“比如提高技能,找到一份操作、维护机器人的工作,或者进入由于引入机器人而产生的一些新的部门。”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孙燕飚 王羚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央行调整路径围堵热钱 人民币...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部分部委三公经费遭质疑 口径...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