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总网讯】Visa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罗友福在5月的一次品牌宣传活动上说,Visa的很多服务,连合作的银行都不太清楚,更不要说普通持卡人了。在中国,Visa的收益主要来自两方面:境外Visa卡在中国境内消费;国内发行的Visa卡在境外消费。然而,Visa提供的很多服务,常常被误认为是发卡银行提供的。
如今,Visa越来越不满足于只是银行卡上站在“银联”旁边的那一个LOGO。
拜电子商务发展和科技进步所赐,货币支付、信用卡支付、网络支付之后,移动支付将成为交易方式的下一个趋势。然而,作为前辈的Visa,即便已经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开展了移动支付业务,却仍未能在中国落子。
在全球支付业务市场,Visa是规则制定者。但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到目前为止,标准还是银联说了算。
Visa中国创新产品总监李涓表示,目前国内确定的13.56MHz标准是国际标准,并不存在准入障碍。“在移动支付领域,还面临很多新的规则。现在只是刚解决了‘通讯指令之争’,之后还有一系列问题,如安全体系、近场支付的架构、标准化等,目前都还没有定案。”李涓表示,在中国,大规模的非接触的移动支付环境还没有形成,各方还处在摸索的阶段。
不过,Visa目前显然难以加入到中国的移动支付标准之争。尽管它已经在美加日印等数十个国家开展了移动支付试验和商用项目,但偏偏没有在中国落地。中国移动支付环境不完善是一个理由,而另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是Visa目前还不能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