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认为,强化内部管理,形成一系列具有挖潜增效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消化一部分因原材料涨价而带来的不利。
3月28日讯 由于运动鞋的主要原材料:国际原油、橡胶等价格的不断攀升,再加人力成本提高,鞋企压力不断增大。在成本逼迫下,众多鞋企将提高销售价格,幅度约在5%~10%。
石油、橡胶等原材料价格大涨
石油、橡胶、棉花等是运动鞋的主要原材料,近期,三种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涨。中国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表示,高油价时代基本已经来临。
天然橡胶价格更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国内天然橡胶价格从25000元/吨开始发力,在当年11月一度创下39800元/吨历史最高水平。国联证券在投资报告中认为,2011年天然橡胶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原材料的涨价让多家运动鞋企感受到了压力,安踏、361度等企业在近日发布的财报中表示,提高鞋类的销售价格已经成为主要选择,而四川鞋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制鞋企业影响较大,平均估算,会使成本增加10%左右。”
品牌鞋企纷纷提高售价
安踏2月21日公布的财报显示,去年安踏鞋类产品及服装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上升了4%及8.8%,2011年安踏鞋售价还会提高,安踏管理层在发布的财报上表示,“生产成本将继续上升,为了应付通胀,今年旗下产品会加价,但平均幅度约为10%。”
另一品牌鞋企361度在2月22日公布的财报中称,受员工成本和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去年下半年“鞋子的平均售价提高约5.5%”,今年的平均售价也会上涨。特步和匹克近日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订货会数据也显示,在2011年,受原料和人力成本上市的推动,特步和匹克的运动鞋售价将会提高。特步表示,“鞋类售价涨幅不超过10%”,匹克则明确表示,其鞋类产品在2011年的售价将提高5%~10%。
作为安踏、特步、361度、鸿星尔克的产品供应商,泰亚鞋业也在2月17日公布的2010年度业绩快报中称,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公司提高了鞋底及相关产品的销售价格。
运动鞋企的生存保卫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原料涨价潮,鞋企该如何应对呢?
按理说,鞋品的市场价格须“水涨船高”,但原材料涨价之痛让消费者承担也不可能,目前,“不涨价等死,涨价找死”的尴尬已是现实,鞋品竞争更为残酷也是现实,可是鞋企既不能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自残拳”,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地消极应对,所以只能深练内功。
“作为用户我们对原材料涨价没得选择,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二是以科技为先导,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因势利导,优化市场渠道,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强市场的自主权。”温州吉尔达鞋业公司董事长余进华认为,面对原材料涨价,鞋企不能被动地寻求低成本的采购,只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笔者认为,强化内部管理,形成一系列具有挖潜增效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消化一部分因原材料涨价而带来的不利。比如用无纸化办公可提高办公效率,也能降低耗材使用;提高精细化生产水平、优化生产流程,用先进的设备剪裁和制作,既可节约用料,也可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其实,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原材料价格回升已是必然,但是,大多鞋企缺乏对原材料价格走势的判断能力,难以把握原材料的库存周期和产品的库存水平,所以,鞋企必须在市场渠道建设上下功夫,解决好“卖什么产品?靠什么拓展渠道?用什么模式发展?选择什么业态销售?”等市场问题。同时,鞋企应收集各方信息加以分析,想出万全之策,维护好供货商、中间商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先机,持续发展。
鞋业本身是一个“刀片利润”的行业,原材料涨价已危及到每个鞋企,我们如何应对呢?余进华说得好:“只有深练内功、挖潜增效、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渠道建设,鞋企才能消化原材料涨价的不利因素,健康地存活下来。”
男装招商 女装招商 童装招商 休闲装招商 运动服招商 皮鞋招商 女鞋招商 男鞋招商 童鞋招商 鞋材招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