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汪前进指出,“从去年底陆续有小批中低档的订单流向越南等国家,但对中国纺织服装整体出口影响有限。去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超过2000亿美元,而越南只有100多亿美元,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国际大牌春装上市,产地多转移至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制造”优势削弱。
春意盎然的时尚街头,国际品牌新一季春装以各色姿态吸引眼球。然而每一件靓丽的春装背后却是一场各国制造业之间的暗战。
近日在ZARA、H&M,以及优衣库等品牌服装店里发现,新一季春装吊牌上的产地标识不再是单一的 “MADEINCHINA”,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国名频繁出现在产地一栏。
这只是一个缩影。
随着国内用工成本及原材料成本等的急剧上升,“中国制造”以低廉的成本优势参与世界工厂竞争的态势已化为明日黄花。在压力面前,中国服装制造业应以何种姿态“应战”?这场“暗战”会否改变目前世界服装制造业的格局?
国际品牌服装多国生产
作为世界知名的服装快消品牌,ZARA自2006年进入中国之后,就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然而在ZARA位于上海徐家汇的港汇店里发现,2011年新一季的春装产地纷杂,产自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服饰陈列在品牌店内,而遍寻下来,“MADEINCHINA”的服装却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