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文化健康娱乐 >> 社会·文化·生活

修鞋30年月入千元,81岁修鞋老翁流泪说想回家


[  新闻晨报    更新时间:2011/1/20  ]    ★★★

   

  寒风中的修鞋老人 晨报记者 吴磊 实习生 肖允 本版摄影

  ■揣着“袋袋户口”在广元西路修鞋30余年,月入不足千元,网友欲组团送温暖

  ■晨报特辟“帮助老爷爷”邮箱,呼吁相关部门合力伸援手,助老人达成心愿

  □晨报记者 高艳 张毅

  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总能在不经意间碰到修补衣服的阿婆、磨刀的阿叔等上年纪的手艺人。他们虽然白发苍苍,却还很认真地坚守在自己的一方岗位上,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眼下进入寒冬,雨雪天气增多,大家都很关心这个自力更生的人群。前几天,一位年过八十的修鞋老爷爷成为微博红人,网友表示要组团到他的摊头探访送温暖。晨报记者冒雪全城寻找,终于与这位修鞋老爷爷在简陋的出租房里见了面。老人家把自己历年来获得的荣誉证书视如珍宝,将身边每位好心人的点滴帮助娓娓道来。“走不动,做不动了……我想回家。 ”老人流泪讲述了自己最大的心愿。

  无名修鞋老爷爷,微博意外走红

  1月16日晚,网友“菲林橙”发表微博,“广元西路交大慧谷对面的修鞋的老爷爷,已80多岁高龄,希望住在附近的人可以去照顾下他的生意。 ”同时上传了一张老爷爷的工作照。半小时后,“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发帖支持,“希望交大学生多来这里修鞋来帮助这位老爷爷,用点滴行动来实践交大人对社会的感恩与责任。希望转发支持。 ”很快,“修鞋老爷爷”成为微博关键词,截至昨晚19:00,“修鞋老爷爷”的微博已被29365次转发。 “今年除了扫地老太太,修鞋老爷爷也很给力啊。”有鉴于这位老人的网上走红,有网友将其与新年伊始红遍微博的虚拟人物“扫地老太太”相提并论。更有网友将“修鞋老爷爷”与“扫地老太太”并称为“2011最给力老年组合”。

  一片赞扬声中,也有不少人质疑,为何老人家如此高龄,还要辛苦讨生活。“这大爷的小孩儿都跑哪儿去了?”“这么冷的天老人家还是别出来了吧! ”为此,有网友提议,到老爷爷的工作现场走访,了解实情,给予捐赠。

  走遍大半个“西上海”苦寻老爷爷

  1月18日上午九点多,记者来到广元西路,看到修鞋老爷爷摆摊的位置空荡荡的,只有两片碎皮子。走访了附近将近十家单位和店铺后,大家一致反映,的确有位老爷爷已连续摆摊“超过10年了”,当天上午老人摆过摊,见雪下大了,就收摊回家了。

  遗憾与老爷爷擦肩而过,记者开始了寻找。然而关于老人的姓名、居住地址,大家都不知情。后来南洋广元公寓物业的金阿姨报料,说老人家乘855公交车上下班的,好像是在“小金更”下车。于是,记者前往长宁区新渔东路等四个居委会“大海捞针”,但均没有结果。

  冷静下来,记者决定还是从公交车队入手,弄清楚老人家在哪一站上车,哪一站下车,以便将搜索圈缩小。 “是855车队么? ”记者再次拨打车队的电话,电话另一边的顾女士非常热心,告诉记者,“有师傅反映,最近一段时间,这个老爷爷不乘我们的车了。有人见他好几次乘958路走的”。

  958路车队也同样热心。有位司机师傅很肯定地说,有这样一位修鞋老人,每天乘958路头班车到广元西路上班,下午乘958路回家。记者火速赶到该地段,通过社区事务处理中心等单位,以及沿街店铺继续寻找。

  历经8个小时,先后打了70多个电话,联系了30多家单位后,下午4点半,记者终于从一位店主嘴里听到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有个老人家,苏北口音,每天拿着大包,早出晚归。是有这样一个人,就住在……”

  走到出租屋门前,晾衣绳上晒着好几个洗干净的塑料袋,在寒风中簌簌作响。轻轻上前敲门,十秒钟后,门渐渐打开,屋里没开灯,黑黑的,有个老人站起身,向外走了两步。看清他的面容,记者松了一口气:“修鞋老爷爷,可找到您了! ”

  出租房内,生活清苦

  弄清我们的身份后,老人家打开屋里唯一的灯,灯光黄黄的,也就15瓦。这是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出租屋,摆上一张床、一张高桌、一张矮饭桌,以及煤饼炉、煤气罐、电饭煲、水斗等过日子的家什后,变得连转个身都不容易。

  用了不到十分钟,老人炒了一盘菜心,一盘老豆腐,还烧了一盘肉汤白萝卜。将水壶放到炉子上,老人介绍说,他爱吃米,一天要吃一斤米。他颇自豪自己的好胃口,先后好几次说,“我一顿能吃四两五两米,面条可以吃三碗,我的胃口好吧?”而在聊天的间隙,他有时会算一下账,报报生活开销。 “豆腐1块5一斤,一块豆腐两元钱。青菜我一般一次买5天的量,每斤6角左右。像下雪天我不买的,青菜贵,要1元一斤……大米,现在要两块多一斤喽。 ”

  老爷爷很快不再有防备心,抹了下眼睛说:“我是江苏高邮人。 ”据他介绍,他叫张天源,今年81岁,属羊的。从20多岁起,他就开始拜师学修鞋,1958年左右到上海闯码头,至今已经50多年了。光在广元西路这个摊位,他就工作了30多年。老伴20多年前就去世了,大儿子因身有残疾,留在家乡,“国家养的,养得挺好”。而对于已年过半百的小儿子,他不愿多说,表示小儿子会一年两三次到摊头看看他,但没留过钱,也不肯留下电话和家庭地址。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女子骑摩托2000公里探幼子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窃贼撬车盗得140万元吓呆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