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经济周刊》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公布的2009年中国各大油气田原油产量及天然气产量等相关数据,研究并排定了2009年中国十大油气田。进入榜单的十大油气田依次是:大庆油田、长庆油田、胜利油田、塔里木油田、渤海油田、新疆油田、西南油气田、延长油矿、辽河油田、塔河油田。
日前,中国石油(11.25,-0.19,-1.66%)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石油”)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2010年1-8月,中国石油旗下的长庆油田共完成油气当量2288.38万吨,同比增长14.45%。2009年,长庆油田完成油气当量3082万吨,成为我国仅次于大庆油田的第二大油气田。
由此,长庆油田成为中国近10年来产量增长最快的油气田。
不过,与此同时,同为中国石油麾下的辽河油田2009年原油产量下降至1000万吨,退居全国第七,油气当量只位列全国第九,成为中国各大油田近10年来产量下降最快的油田。辽河油田的峰值产量为1552.31万吨,1995年时居全国第三。
《中国经济周刊》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公布的2009年中国各大油气田原油产量及天然气产量等相关数据,研究并排定了2009年中国十大油气田。进入榜单的十大油气田依次是:大庆油田、长庆油田、胜利油田、塔里木油田、渤海油田、新疆油田、西南油气田、延长油矿、辽河油田、塔河油田。
中石油稳占六席,大庆依然是老大,
长庆增长最快成老二,辽河下降最快做第九
根据国内油气资源分布特点及未来发展潜力,未来我国油气勘探的总体思路将继续围绕“深化东部、强化中西部、加快海上、开拓新区”展开。在这一总体思路下,未来油气的开发和勘探将集中于五个方面:
大力研发提高采收率技术,进一步挖掘老油田开发潜力。目前,国内很多油田均已进入产量递减阶段,特别是东部区油田,尽管其产量占全国份额有所下降,但就生产绝对量而言,依然是国内油气生产开发的主力。因此,未来将大力研发提高采收率技术,进一步挖掘老油田开发潜力。
加大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勘探投入,实现规模有效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在我国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有关资料显示,低渗透油气远景资源量分别占全国总资源量的49%和42.8%。在近几年新增探明油气储量中,低渗透达到70%。未来我国油气产量中低渗透油气所占比例将持续增大,油气产量稳产、增产将更多地依靠低渗透油气。
紧抓天然气发展机遇期,积极加强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天然气产销量都实现了飞跃式增长。2005年西气东输工程的全线贯通为天然气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运输基础。伴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管网的进一步完善,天然气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未来20年将是天然气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紧缺、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的现实,大力发展以天然气为主的替代能源将对缓解石油紧缺、提高能源安全、保护环境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进军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大力提高深水油气产量。全球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大陆架占据主要部分,约为60%左右;深水、超深水的资源量也不容小觑,约占全部海洋资源量的30%。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特别是深海,已经成为世界油气勘探的重点方向。
目前,中国海上油气资源总体勘探程度还比较低,黄海、南海南部广阔海域还未进行油气钻探,未来勘探发现大型油气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加大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弥补常规油气资源不足。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煤层气、油砂、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致密砂岩气等,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
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42个主要含煤盆地煤层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达36.8×1012立方米;陆上24个盆地埋深500 米以内油砂油地质资源量为59.7×108吨,可采资源量22.58×108吨;全国油页岩资源量7199×108吨。页岩油资源量476×108吨,位居世界第二。
丰富的资源基础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在常规油气资源难以满足国内快速需求的背景下,非常规资源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之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