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红星美凯龙称与宜家共建购物中心


[  南方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0/5/28  ]    ★★★

        摘要:作为全球迄今最成功的家具零售商,宜家(IKEA)在中国内地拓店之慢被业界讥讽为“蜗牛”速度。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在青岛首设代表处,直到1998年才在上海开设大陆首店,紧接着的12年间,宜家在内地新增的门店数仅为7家。

  作为全球迄今最成功的家具零售商,宜家(IKEA)在中国内地拓店之慢被业界讥讽为“蜗牛”速度。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在青岛首设代表处,直到1998年才在上海开设大陆首店,紧接着的12年间,宜家在内地新增的门店数仅为7家。

  日前,借助参展世博会的契机,宜家对外宣布,要在中国市场投入十数亿美元拿地自建购物中心。而宜家早已跟红星美凯龙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我们有6个商场是和宜家一起建的。”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近日对媒体透露,两家公司将一起拿地,一起建商场,一起造商圈。

  值得玩味的是,宜家亚太区总裁助理、公关经理许丽德对这一“由他方宣称的合作”表现出明显“敌意”,她对南都记者说,“这只是红星美凯龙单方面发布的信息,相关情况要跟红星美凯龙咨询,宜家对此无可奉告。”

  “宜家是非上市公司,可以不理会外界压力,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情。”宜家亚太区总裁杜福延(Lan Duffy)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宜家究竟意欲何为?红星美凯龙是否一厢情愿?

  自建商场可绕开“便利消费”硬伤?

  宜家想自己拿地建商场、购物中心背后是有故事的。

  “初创时期的宜家商场并无特别之处。但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毁了宜家的商场,顾客只好写下产品型号等着导购员发货。排队取货的场景促使宜家创始人IngvarK am prad灵机一动:何不干脆将仓库打开,让顾客自己凭型号取货。”在宜家(中国)工作十余年的沈冰告诉南都记者,这就是宜家“无人导购”经营模式的由来,目的是“让消费者购物更方便”。

  无可讳言的是,宜家“便利消费”的理念来到中国有些变样。在广州宜家里,吴敏举着上次买的厨房用的壁杆,晕头转向转了两个小时,却一无所获。说是这玩意买回家才发现,里面没有配套的螺丝。况且,宜家商场设置的“单行道”,压根没办法抄捷径直达目的区。

  宜家方面将商场“迷宫般”的布局归咎于“建筑硬伤”。“因为广州店是租赁物业,所以动线设计等方面不能完全参照‘宜家标准’。”宜家内部管理人员杨小姐告诉南都记者,正是考虑到要给中国消费者营造更好的购物环境,宜家才要拿地建自有物业。

  而宜家中国零售经理吉利安女士也曾告诉南都记者,接下来的新店都是采用自购土地、自建商场的模式开发运营。

  宜家拿地面临窘境

  不过,外资零售企业要在中国拿地绝非易事。何况,宜家选址挑剔,“胃口”也很大———标准店至少要三四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动辄十几万平方米。

  比如,已经选址在建的北京大兴区和无锡两个“宜家购物中心”,商业面积分别为20万和14万平方米。“面积足够大,才能保证业态的丰富和完善,从而拉动商场销售额。而销售额的增长又反过来提升宜家商场的价值,有利于宜家在中国以较低价格拿地。”沈冰说。

  症结所在,一目了然。自1990年在青岛首设代表处至今,宜家蛰伏在中国足有二十年,开门纳客的商场总数却仅有8家。店铺的稀少,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宜家在中国销售额不高。公开资料显示,2008财年,宜家中国营收约为27.9亿元人民币,当年宜家全球销售额为212亿欧元;而2009财年,中国店面的销售额尽管略有增长,达到32.4亿元人民币,但仍不足当年宜家全球215亿欧元销售额的2%;既然很难极大地拉动当地商业的繁荣,国内的相关机构自然难对宜家保持持续“青睐”。此前不久,国资背景的上海国际集团,公开抛售手中持有的上海申瑞家具(上海宜家的经营公司)40%股权,便是见证。

  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的挂牌公告,申瑞家具2009年度的营业收入为51540万元,比2008年度下降约46%,净利润缩水到1952万元,降幅高达57%。同时,申瑞家具目前的负债总计14489万元。按此计算,上海宜家在中国的收入利润率为3.79%。但按此利润基数,相较“负债额”来说尤杯水车薪,足以让前来收税的地方政府望而却步。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沃尔玛:一季度销售情况喜忧参半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我国鞋企品牌争相“下嫁”尾货市场...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