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碳发展模式已经上升为“国策”的高度,可持续的低碳、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趋势,无疑也为LED照明等节能环保产业带来空前的机遇。
低碳发展模式已经上升为“国策”的高度,可持续的低碳、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趋势,无疑也为LED照明等节能环保产业带来空前的机遇。4月16日,2010年低碳发展国际论坛暨LED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有专家预言,国内今年LED产值将会突破千亿的规模,比2008年翻番,市场极具诱惑力。
但是,这个高速发展的产业却面临着人才、技术、专利以及标准等多个瓶颈。占去产业利润70%的芯片等产业上游部分,差不多都被国外巨头垄断。难道,LED只是生产代工“中国制造”的又一个领域吗?
政策推动LED产业做大
目前,不仅国外企业,国内几乎所有的照明企业均开始涉足LED产业。同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下,LED产业“蛋糕”正迅速被做大。2008年底,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实施了一项“十城万盏”的试点工程,计划到今年底,在10-20个城市推广30万盏以上L E D市政照明灯具。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今年的世博会、亚运会以及明年的大运会,累计给L E D产业带来了上百亿元的商机。
飞利浦中国公司CEO毕柏翎曾透露,“中国LED市场仅民用照明这一块,就价值400亿元。”深圳LED产业联合会副会长眭世荣也表示,“今年国内LED产业总值将突破1000亿,而作为国内LED产业发展龙头的深圳,去年产值已达245亿元,占全国1/3强。”
深圳LED产业初具规模
深圳在LED产业方面可谓独占鳌头。据了解,深圳2007年度的产业规模约150亿元,员工人数超过12万人。目前,深圳已成为LED灯具、LED背光源全球主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眭世荣指出,“深圳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已经出现了一定产业规模。”另外,2005年4月科技部正式批准深圳在光明新区设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也为深圳LED产业提供了新的集聚空间。
虽然深圳LED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短板也逐渐凸显。《规划》中指出LED芯片等中上游企业,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另有数据显示,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产业利润的70%,也就是说深圳众多LED企业仍然是靠低廉的成本,赚取极少的利润过日子。
深圳高工LED研究中心市场总监谢苏云表示,“说白了,深圳还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应用这一块。虽说集中了近千家LED相关的企业,但是很多都只是一些规模非常小的厂家,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
事实上,深圳目前也正在积极推动LED上游行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世纪晶源、方大等芯片企业,但是现阶段的产品都未实现量产或者在品质上得到认同。深圳LED灯具制造商中怡海科技的总裁彭新宇坦承,“我们目前用的芯片绝大部分都是进口的,国产的虽然便宜,但是品质上还是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