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对品牌寿命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经过跟踪统计发现,全球500强品牌企业的平均寿命竟然不到40年。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品牌缺乏生命力呢?窃以为,短命的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缺乏信仰。
有品牌信仰,品牌才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爱多、三株和脑黄金都是兴极一时的品牌,但后来都黯淡无光了。因为这三个品牌都是产品化品牌而非信仰化品牌,也就是说这些品牌生命只与产品休戚相关,而与企业的使命并无必然的关联,所以缺乏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同仁堂是300多年的品牌,经历了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经外敌入侵、军阀混战战火的洗礼,其所有制形式、企业性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仁堂长兴不衰,其金字招牌能竖立300年不倒,原因就是同仁堂有自己的信仰——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了这种信仰,300年来同仁堂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训,一丝不苟地同修仁德。在2003年非典期间,同仁堂秉承品牌信仰,一共卖出了抗非典中药300万服,满足了100万余人次的用药需求,企业报亏600万元,但赢得了消费者的尊敬。当年同仁堂就实现利润1.32亿元。
市场经济中,人人都想塑造品牌,那么什么是塑造品牌的核心呢?实践证明,信仰就是塑造品牌的核心。没有信仰就没有品牌。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全球化程度最高、生命力最强的是三大宗教品牌,因为它们都是传播信仰的。
有信仰的品牌往往会成为消费者内心的信仰。品牌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诉求的结果,而品牌的建设过程其实也就是一种情感建立的过程,这种情感包含了信任、欲望、喜爱甚至崇拜、依赖。正如LV和Gucci是许多女性的信仰;劳力士和劳斯莱斯是多数男性的信仰;NIKE和ADIDAS是多数青少年的信仰。
青啤也是中国的百年品牌,它历经百年沧桑,依然熠熠闪耀在我们的视野中,就有因为它有自己的信仰——激情。“激情成就梦想”为青啤的品牌主张。青岛啤酒一直拥有“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的激情,恰恰是这种激情,在新世纪,青啤制定了“2005年酝酿激情、2006年点燃激情、2007年传递激情、2008年释放激情、2009年演绎激情”的大奥运营销计划全球奥运激情征集等一系列奥运营销活动。青岛啤酒渐渐也成为了消费者激情释放的一种品牌信仰,收获了消费者的青睐,品牌价值从2005年的199.91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366.25亿元,成为青岛市的一张“城市名片”。
信仰,信心瞻仰之意。梵语sraddha译作信心、信解、信仰。信仰也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支柱体现着品牌价值的可靠落实,其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能够赋予品牌以永恒的意义。所以说,在鞋市产品大量过剩、鞋品牌的个性和魅力愈加显现的今天,信仰也是鞋业百年品牌的生命之源。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