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T公司向记者表示,旗下11家直营门店已经完成管理模式改造,并重新获得供应商支持,经销商承包门店的谈判也即将出结果。
直营店采用新管理模式
据ITAT公司介绍,上述11家自营门店将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新的直营店已经获得供应商重新供货,完成了产品换季更新,而且在管理上有两个重要变化:一是管理更加精细,每个对门店导购员都设置了具体的销售指标和利润指标,力争改变之前吃大锅饭的局面;二是供应商的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不仅对货品入店设置了一套新的标准,而且约定卖得不好的货品将退出门店。
一位不变透露姓名的资本方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批推出的11家全新自营店将为公司探索新的运营模式,未来的目标是将这样的自营店数量扩大到100家,而其他门店将采取经销商承包的模式运作。
已收到27份承包意向申请
根据向经销商披露的承包合同条款,供应商在统一的"ITAT"品牌下享有自主经营权,ITAT则主要提供品牌宣传、市场信息、门店装修、以及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服务 。作为回报,ITAT将收取10%的营业利润、以及门店面积每平方米3元的管理费。
承包模式上,经销商可以独立承包,也可以组团承包。谈判和合同签署将采取ITAT与供应商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方式进行。
记者从ITAT公司现场了解到,9月24日下午ITAT与几位有承包意向的经销商正在做最后的协商。记者了解到的最新进展显示,截止9月24日20点,ITAT已经收到27份承包意向申请,不过由于具体条款需要协商,原来希望当天签署的合同尚在协商中。
小供应商难以接受承包方案
承包门店是解决ITAT与供应商债务问题的重要一环,这个方向已经获得多数供应商的认同。不过记者也了解到,目前依然有一部分供应商持不认同的态度,特别是一些小供应商。
一位在ITAT公司谈判的供应商表示,承包门店后就需要有门店的运营费用,并不是所有供应商都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实力不强的供应商很难从承包方案中获益;他建议采取与大供应商绑带、捆绑的方式,让小供应商也有机会参与到承包中来。
ITAT经营模式和方向发生巨变
在引入直营店改革和经销商承包之后,未来ITAT的经营模式和方向无疑将发生巨大的转变。
在提供给记者的资料中,ITAT把方向确定为“最终发展成为自营为主、加盟为辅,供零平台为重点的集零售、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大型鞋服公司”,“今后将突出主业、像化妆品等不再合作,专注于鞋服衣帽”。
上述资本方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此次债务风波的教训之后,ITAT将由原来僵化的管理改成开放式管理,并重新确立与供应商的分工协作关系,未来将发展成为一家服务型的公司。
新闻背景
ITAT是中国服装百货最大连锁企业,经营门店500余家。2008年8月开始,ITAT资金链出现困难,开始大规模拖欠供应商货款。2009年9月中旬之前供应商与ITAT就债务问题展开多次谈判未果。 9月中旬,ITAT与供应商的谈判取得进展,双方在供应商承包经营部分ITAT门店方面达成方向性认同。
ITAT的“铁三角”经营模式被风险投资广泛看好。ITAT成立以来共获得来自蓝山资本、摩根斯坦利等高达1.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因此本次债务问题也受到资本市场的密切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