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陆第一家台资旅行社——厦门灿星国际旅行社日前挂牌亮相。它由台资企业灿坤集团出资500万元人民币设立,早在春节前两天就已通过国家旅游局的审批。
“我们今年的规划是营业额2亿~3亿元新台币,一步一步低调务实推进。”昨日,灿星旅游协理陈霖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在低调的另一面,灿星野心勃勃,今年将在大陆建设17家门店,“胃口”并不局限于厦门和吸纳台湾游客入闽,它的利器是在台经营成熟的“旅游+家电”的3C店模式以及网络旅游模式。
在台湾,灿坤开设了270多家3C门店。2003年,灿坤将门店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进行整合,控股成立灿星旅游网旅行社。2007年在台建立首家旅游经营实体店,迄今115家旅游实体店均依附在灿坤电器的270多家门店中,实现了网上虚拟店和实体门市店相结合、旅游线路和旅游休闲用品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陈霖向本报透露,今年灿星将在大陆设17家门店,分别是厦门6家、上海10家、大连1家。目前,前期规划已展开,上半年将集中火力建设厦门门店,之后再进军上海,待上海市场成熟后,将重心甚至总部移至上海。
“目前两岸旅游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希望建立两岸旅游平台,视市场接受程度逐步推行结合旅游、网上购物与家电资讯的模式。”陈霖说。
目前,灿星以“金厦小三通”产品为主打的产品已在推动,并招聘首期人员约50人,不久将厦门湖里区工厂迁址漳州市后,将在原址规划大型旅馆和厦门旅游基地,下一步将延伸台湾和大陆旅游业务。
而灿星已成立的大连门店,着眼于发展台湾至东北及日、韩的“黄金三角”旅游。
但已退出大陆3C卖场3年多的灿坤,此番进入大陆旅游市场,凭什么抢了头筹?
“我们主要看中了灿星这种新生模式。”厦门市旅游局行业管理处负责人李建闽对本报透露,灿星“登陆”,除了符合大陆对境外投资商须从事旅游业及数千万美元年营业额的高门槛外,更主要因素是灿坤虚实结合的销售模式。
李建闽认为,该模式具有后来居上的竞争力,对提高厦门当地旅游行业整体水平和形象有帮助,也能在目前台湾观光团众多的基础上,促进大量台湾游客入厦入闽。
有鉴于此,该局和福建省旅游局极力向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商务部展开说服工作,终于在牛年春节前两天获批。
但李建闽透露,野心勃勃的灿星,目前仍面临诸多政策障碍。
首先,灿星仍被阻在利润最丰厚的大陆公民出境游业务外。为此,近期,灿坤将采取委托第三方投资方式并购上海帆信票务服务公司,避开政策障碍。去年11月,灿坤已以此实质并购了大连国际旅行社。
但若开展网上购物业务,灿星仍需经大陆通信管理部门批准。
此外,由于采取的是直接进社区门店的模式,这将对传统大陆旅行社经营模式造成巨大冲击,“这可能斩断小旅行社生存空间,将遭到传统旅行社的排挤,因此需要逐步磨合。”李建闽分析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