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2月新增信贷1.07万亿票据占比不降反升


[ 陈珂 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09/3/13  ]    ★★★

    与1月信贷新增1.62万亿时 “增加较多”的评语相比,央行对2月信贷数据定性为“合理增长”。

    昨日,央行正式公布2月货币信贷数据。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07万亿,同比多增8273亿元。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33.1万亿元,同比增长24.17%,增幅为1998年4月发布此项数据以来的最高点。

    与今年1月信贷新增1.62万亿“增加较多”的评语相比,央行对2月信贷数据定性为“合理增长”。

    “1月的数据的确太高了。”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每个月1万亿左右的信贷投放或是可以被政策面接受的,“更重要的是保证每月信贷投放的稳定。”

票据融资占比近一半

    央行数据显示,2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439亿元,同比多增339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03万亿元,同比多增79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8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67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87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票据融资6239亿,在“对公”信贷中占比41.59%。2月票据融资规模虽然有所下降,但在“对公”信贷中占比为47.28%。另一项信贷“重头”项目贷款,则从1月的5229亿下降到3678亿。

    “票据直贴业务正趋于被严格控制,”一股份制银行公司银行营运中心副总经理昨日在电话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银行更倾向于在转贴现业务上寻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空间。对于中长期贷款的下降,他认为与项目开工、提款的节奏有关。

    与1月新增存款主要来自居民储蓄不同,2月居民储蓄增加4562亿元,同比少增5150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09万亿元,同比多增963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增加9954亿元,同比多增8085亿元。

    央行数据同时显示,今年2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 (M1)余额16.65万亿,同比增速10.87%,比上月末高4.19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0.71万亿,同比增20.48%,比上月末增1.69百分点。

贷款增长过猛透支全年目标

    今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69万亿,而全年目标则是5万亿以上。

    在前述银行人士看来,政策面已有“上不封顶”的提法,而央行也认为今年2月的信贷增长合理,至少目前还没有信贷政策调整的迹象。“不过当前贷款增长过猛,透支了银行的整体经营目标,下半年商业银行自己可能也会刹车信贷。”

    “信贷快速增长,银行信贷授信额度的增长更快。这种冲动更大程度上还在于货币充裕导致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银行不得不以规模增长减弱利差下降的影响。信贷的快速扩张又加重了流动性充裕局面,导致银行利差压力更大,银行经营和流动性局面陷入恶性循环。”上海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胡月晓认为。

    鲁政委认为,从信贷构成看,我们有理由担忧,在政府类项目完毕后,实体经济又未出现彻底复苏,信贷投放难以支撑。

    昨日,花旗集团驻上海经济学家KenPeng表示,尽管信贷和投资活跃,但实体企业仍在消化库存,贸易活动疲软。

    今年2月居民贷款增加439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4.1%,大大低于1月的7.5%或1214亿的绝对数。在KenPeng看来,这体现出当前消费需求的疲软程度在提高。

信贷数据解读

充沛的流动性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

  昨日,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指出,过去三个月贷款增长总额已达3.5万亿,强劲的增长势头预示未来几个月里投资活动将表现强劲。

    孙明春表示,尽管出口下降以及大规模的去库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强劲的国内最终需求和充沛的流动性已经防止了经济出现进一步的下跌。2月中旬中国经济已开始获得增长动能,预期将会在未来几个月里继续复苏。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2月M2、M1显著增长,证明银行扶持性的信贷政策让企业的压力有所缓和。但企业通过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进行套利的现象依然存在。 每经记者 马骏骎

http://cn.ppzw.com/ppzt.html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农业部: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央行恢复净回笼,央票发行量创新高...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