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今年财政支出预算将达7.6万亿


[ 朱小雯 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09/3/6  ]    ★★★

    7.6万亿元!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李肇星在昨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谈到2009年国防经费预算时,却不经意透露出4806亿元的国防预算占财政支出预算的6.3%——由此推算,今年我国的财政支出预算将达到7.6万亿元的规模。

    尽管今日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才将最终公布这一数据的准确值,但按此7.6万亿的估算来预计,今年的财政预算将比去年实际财政支出增长22%。在此基础上,专家根据“接近GDP的3%”这一“红线”分析指出,今年赤字规模可能会达到9500亿元,创出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2008年,收支相抵后,财政赤字为1110.1亿元。

  财政赤字9500亿元!?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认为,7.6万亿的绝对规模增加很多,但是就这两年来看,2008年财政支出6.2万亿,较2007年的4.9万亿增加1.3万亿,今年的7.6万亿仍然是较上年增长1.3万多亿的规模,相对增幅并不大。

    国家信息研究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张永军认为,较之前几年,2009年的预算支出增速定会提高,同时今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尤其在考虑价格因素后,名义GDP增速的下降会更为明显,财政收入的增幅也会明显降低到10%以下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幅接近20%),因此财政赤字很可能明显增大。

    3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曾表示,今年中国的财政赤字会接近GDP的3%,如不得已,突破该预警线也未尝不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财政赤字接近GDP的3%,那么2009年的赤字规模将达到9500亿元。

   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认为,单就规模来说,我国财政状况是健康的,支出规模和赤字规模也是安全的,但关键问题还是结构性调整,怎样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之间保持平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万亿计划扩容!?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前局长李德水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会披露一项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结合李肇星发言中透露出来的7.6万亿财政预算规模,外界再次猜测4万亿刺激计划或将扩容。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包括刚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内,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的刺激政策的金额已经远超过4万亿。“国家宏观调控是相机抉择,4万亿刺激方案够不够,取决于外围环境和未来经济走势的变化。中国从来没有说过4万亿就是刺激政策的全部。”

    张永军也认为,财政赤字规模从最早的3000亿到现在估计的9500亿,说明中央所判断的国际经济形势较之前要更为严峻,美国、日本经济在去年四季度的降幅出乎意料,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严重程度在加大,目前来看“保8”难度比原来预计的要大,所以不排除中央政府扩大投资力度的可能性。

    同时,鲁政委表示,政府今年加大财政支出预算也是为扩展性政策留有余地,“1998年我们曾经在11月份增发国债,那么这次如果能一次到位的话当然更好。”

  扩张财政拉内需!?

  张斌则指出,媒体转引李德水所言的“刺激政策”可能不是4万亿规模的扩大,而是对4万亿用途的澄清和明确。他认为,现在外部经济环境仍不明朗,国内经济在1月份出现微弱反弹,但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可能对4万亿有加码的需求,也不排除未来有这种可能,但目前关键的问题还是具体政策和用途。

    “我认为当前用于基础建设的投资偏重,而低收入群体保障和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投入需要加重”,张斌说。

    张永军也表示,财政支出的增加可能主要投入在两方面:一是增加投资支出,通过财政投资来刺激内需的力度明显加强;二是增加社保方面的投入,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低收入阶层的补贴,直接起到扩大消费的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稳定居民的预期,起到间接扩大居民消费支出的作用。他认为,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拉动内需的政策意图会在预算方案中明确体现出来。


 

http://cn.ppzw.com/ppzt.html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全国工商联追究高房价:矛头直指地...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汇率政策:稳定是核心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