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炉,政府保增长信心凸显


[  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09/2/26  ]    ★★★

    继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和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于25日通过并正式公布,至此,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已系数出炉,前后历时不到42天。

    记者获悉,以国务院文件形式下发的近十页《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也已经在钢铁业相关部门传阅,据权威人士透露,近期将会对外公布,同时,其余产业的振兴方案细则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短期内火速出炉十大产业规划,以及紧随其后即将陆续推出的细则方案,凸显了政府拉动产业的决心和执行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表示,短期来看,这些规划有利于解决相关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长远来看,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次推出的振兴规划中,有色金属行业主要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企业重组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国家将安排贷款贴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抓紧建立国家收储机制,调整产品出口退税率结构。而物流业则主要从提高物流服务和扩大物流市场等方面着手,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人才培养,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和上述两个振兴规划方案相似,纵览政府出台的十个振兴规划,政府着重强调的主要有四个方面。”魏杰指出,一是财税方面,通过调整税费为产业‘减压’;二是金融方面,通过扩大融资渠道和信贷规模来为产业‘松绑’;三是鼓励自主创新。25日会议中,除在今明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1000亿元投入发放专项研发资金外,在融资方面也将给予倾斜;四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鼓励兼并重组。

    “上述四点,正是长久以来困扰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平说,一直以来,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竞争力不强、过分依赖外需、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

    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目前,国内规模以上铜冶炼企业有30多家,平均规模仅8万吨/年,而国外铜冶炼企业的一般规模达15万吨/年;国内电解铝企业有97家,平均规模仅14万吨/年,而国外平均规模在20万吨/年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崔大鹏认为,十个振兴规划产生的最大作用是将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即从“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从生产、流通、政策、标准等方面全面进行优化和升级。

    可以看到,上述十大产业中有八个是工业,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并对其他相关行业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行业。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除物流之外九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三分之一。就业方面,即使不包括农民工,前面九个产业的直接城镇从业人员也达到了3615.6万人,占30%。

    “目前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是一些纲领性的东西,必须尽快推出对应实施细则。”王元平建议,规划出台后,政府还要考虑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保证和完善产业发展,激发企业投资热情。同时,在执行上,各个部委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要加强配合,确保执行到位。(陈伟 杨烨 王莉)

 

http://www.cczwy.com/penetrate.html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备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底牌”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金属龙头企业投资价值凸现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