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税起征点调整数额的猜测与争论,在两会开幕前再次升温。“小步微调”之说更是多位财税专家的分析判断,2500元、3000元最有可能,有专家分析认为,百姓的呼声将决定最终的数额,但对于整体的税制改革而言,这只是冰山一角。
调整幅度不可能太高
据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个人所得税完成3722.19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2007年增速(29.8%)回落了13个百分点。但10月份以来增速有所回落,主要原因在于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下半年经济减速影响居民工资收入的提高;房地产成交量急剧萎缩和成交价格降低,导致房屋转让所得税增速大幅回落。
“结构性减税造成的税收收入下降,且下降趋势仍在持续,何时好转还未可知,同时财政支出又不可能缩减,这种情况下,在减税上再推出什么新的措施,确实难度较大,政府能做的事情有限。”天津财经大学财政科学首席教授李炜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政府在减税上是非常谨慎的,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外部压力很大,那就有可能提到3000元,但他对此并不乐观。
李炜光指出,起征点调整只是个税改革中的一项,但即使是这一步也很难迈出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王素荣认为,个税起征点应该建立一个自动调整机制,没有必要每年进行研究调整,且个税改革不是只调起征点的问题,要改就应该彻底一些。
深层次改革或许还很遥远
起征点的调整其实只是个税改革中的一小部分,而深层次的改革还要走很长的路。
“在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可能不会在税制改革上下很大的功夫,因为任何改革都是要成本的,得等到经济形势好转,财政收入比较高的时候,才有可能。现在并不是改革的好时机。”李炜光认为,过去几年的好时机我们已经错过,而未来,实现税制的完善,可能还要10年的时间。
在李炜光看来,深层次改革不太可能在今年进行。“比如在税制上要赋予地方人大制定起征点的权力,起征点应该根据人们的必要生活支出来计算,应该有必要的程序,应该逐步向综合性税制过渡,这些才是真正的税制改革的内容,但不可能在今年进行,短期内也不太可能。个人所得税按年计算,按家庭计算都应该是个税改革未来的一个模式。”
“调整起征点,对于财政收入来说,变化可能不会特别大,但改革本身的意义是在于体现社会公平,体现税收支付能力。”王素荣说。
她认为,相对重要的应该是采取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方式,才能更加体现公平性,因为每个人的支付能力不一样。
对于目前可以做的改革,李炜光认为,很多改革都不是很难,关键是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比如储蓄实名制,比如把确定起征点的权力下放给地方人大、地方政府,这些都是可以做的,但今年也没有看出政府有这方面的动向,所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记者 黄晶华)
http://www.cczwy.com/penetrate.html
1